比喻

2022-03-28 04:56: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比喻》,欢迎阅读!
比喻



比喻,拟人,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谦逊和淳朴,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对偶,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复,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设问,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他的物质基础。反问,如:我呢?我难道没有要被责备的地方么?引用,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牢记这个真理。借贷,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反语,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提问者评价 谢谢 评论(1) | 14 0

Doublehappy | 二级 采纳率42%

擅长: 崇明县

其他类似问题

2009-10-10 求常见修辞手法的例句和作用(8种以上) 249 2007-12-23 修辞手法的例句? 91

2008-08-28 运用“反复”这种修辞手法的例句 52 2007-05-01 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例句? 32 2006-03-01 8种修辞手法的例句 15

更多关于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的问题>>

2012-06-08 13:50 网友采纳

名称 说明 ★主要作用 比喻 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 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暗喻 用“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 借喻 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博喻 把一个本体比作几个喻体。 通感比拟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的修辞方法。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化了。/ 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物则常常表现出作者对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 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 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


烈的感情。 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 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 排比必须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 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问一般是采取自问自答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为了加强语气,用问而不答的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 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利,更富启发,语气更确定,感情更强烈。 偶(对仗)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 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使用语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 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战斗性。 复(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 强调突出思想,加强与气,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间隔重复起到前后、首尾的呼应作用 比(对照) 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 对照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出出来,表现作者鲜明的态度情感。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借代。 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货物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560b6afc4ffe473368ab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