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龙的科学知识360字

2023-05-09 20: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恐龙的科学知识360字》,欢迎阅读!
恐龙,科学,知识,关于,360

关于恐龙的科学知识360

1、恐龙的起源: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在古代期间大约五亿七千万至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产生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其中一支爬行类演化为初龙类。最早的恐龙出现大约距今二亿四千万年前,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能够直立。

2、恐龙的发展:

半水生的早期类型的初龙与恐龙有较为可靠的亲缘关系。初龙的代表--植龙。但是后来因为天气越来越干旱,水中的恐龙不由的来到岸上,在岸上因为前肢短后肢长的缘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它们便改为用后肢走了。由于姿态改变了,移动速度也变快了,这对进化恐龙是关键的一步。不过,当时因为身体条件不完善,还不太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水里度过的,一旦身体结构更加完善,真正的恐龙就出现了!据说,恐龙的祖先是一种小型的初龙名叫“派克鳄”体长约60——100厘米,由更早的半水生动物进化的,拖着一条笨重的尾巴,长着一双比前腿稍微长一些的长腿。久而久之,派克鳄进化。

3、恐龙的灭绝

科学家发现,在白垩纪末期地层的黏土层中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而铱元素在地壳中属罕见元素但却广泛存在于小行星之中。因而当前最为流行和最有影响的观点是:6500万年前,陨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引发气候剧变,植物大量死去,恐龙因食物匮乏而遭致灭顶之灾。对恐龙灭绝之谜的解释与说法其实还有很多,公开发表的就有一百多种。


据报道,恐龙死于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事件,科学史上的一个大发现。虽然我们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显示,恐龙死于小行星撞击以及撞击所引发的环境剧变,但仍然有研究人员认为小行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恐龙灭绝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美国科学家在印度德干地盾附近发现了关于恐龙灭绝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恐龙灭绝不仅仅是小行星造成的因素,还有火山喷发影响了地球环境。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目前主流的恐龙灭绝原因,一颗直径为8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大量的尘埃遮挡了太阳光照,导致一连串的灾难性事件,比如绿色植物大量死亡影响了食草恐龙的生存,而小型动物的大规模死亡也导致食肉恐龙的灭绝。现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更多的证据显示在小行星撞击前地球上出现了大规模火山喷发,也对恐龙的灭绝产生了促进作用,因为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达到危险水平,地球大气变得浑浊,而小行星的撞击进一步奠定了恐龙灭绝的命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82d166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