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佛王维的佛禅诗

2023-04-10 20:3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诗佛王维的佛禅诗》,欢迎阅读!
王维,诗佛,佛禅

论诗佛王维的佛禅诗(2)

论诗佛王维的佛禅诗 竹里馆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说明诗人与空寂为伴的空寂之心,诗文写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亦虚亦实的美丽自然景物,达到佛教那种“禅境”的空寂。

诗人独自在这幽深宁静的竹林里,弹琴长啸,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其它的声音,也没有人知道诗人的存在。此时此刻,只有与诗人为伴的明月悬空浩照。从此反衬诗人那时内心趋于空寂的自然景物。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寂灭空灵的诗文,其寓意幽深,意境宁静安祥,淡泊空远,禅机悟境流露于字里行间,是王维禅理诗的佳作。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说明心外一如的静寂境界,此诗禅味极浓厚,用笔疏淡而传出含蓄丰蕴的诗情画意,诗中的背景虽然在“人间”,当清净的心灵,与自然境地融合为一时,却能从中体达到禅理那种“不生不灭”的实相,来解脱人世间的烦恼。诗中寂静的空山,它并下受世间的干扰,花落、夜静、山空、无声的月光惊鸣了山鸟,然而山鸟的鸣叫,却又给山中带来了更幽静的寂静,这是一个无声中动,寂中回旋的世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禅境诗,已达到“意”与“境”的融合为一,它只有通过禅的体验才能加以表现,也只有在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中,才能获得浑然一体的程度。因此,王维的艺术成就,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因此明胡应说:此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诗人通过“空山新雨后”的境色,细心观察,描绘了大自然美丽和可受可留,浸透了诗人的浓厚的感情,流溢出生动而丰富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魅力和禅境。

从禅学来看,诗的上联、次联,表现一种真空的境界,所谓一切皆归于寂静的空灵意境,三联末联,则描绘一种“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中道境界,使一切趋于完美和和谐。

木兰柴

秋山钦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这是一首禅境诗,全诗的着眼点在于飞鸟的“彩翠时分明”的一句上,在这一刹那之中,它虽然有即将无的残照,以及似有似无的夕岚,不仅将这闪光的一刹那,烘托得分外鲜明,使读者体会禅趣的含寓。同样,全诗也赋予了“秋山钦余照”的许许多多,说不清的意味。

终南别业 x

中岁颇奸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以自在安闲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在游览大自然的山水,与山中野老亲切交流的情景,诗中那种随遇而安,寄兴于大自然,下起世虑的超然意境,这种意境是出自禅宗“任性”、“无住”之旨。全诗都是托物寄情,通过交往相融,从中体会到佛理。

首联是写诗人自己中年以后,即压世奸道,到了晚年更隐居川,优游山水:次联写诗人一个人独自寄兴游览的闲情逸致:三联,是全诗的点睛处,写诗人自己游览漫无目的,随意而行,充满无限的禅趣,全句阐明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事事无碍的法界之理。其“行到水穷处”句,则表示一切皆归源于一(绝对的自性),而“坐看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8b37e9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