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023-04-14 09:0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欢迎阅读!
孔子,教育,后世,及其,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树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公文写作、写作。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回顾其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有教无类教育观,提高了百姓素质,为庶民议政提供了文化条件,并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在人才培养上准备了条件。这一光辉论点,是由在官府学移民间的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2因材施教的方法论。南宋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智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正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施教各异。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问仁问政问孝问君子,孔子根据发问者的性格、动机需要,给予不同的解答。另外,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1.3学而思的辩证统一论。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时习之,才能实现故知新。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的实质,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学与思的辩证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学是主导,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






生的偏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道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惘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广博,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同时,孔子也强调学离不开思,是否善于思索是他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因此,孔子提倡子有九思,还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能近取璧扣其两端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善于思考从而促进学习。

1.4启发式的言说方式。孔子首创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把人放在言说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重视言说过程的反复辩诘,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爱生的模范。

1.4.1以人为本——中心理念。孔子认为教育者对于民众应该怀着尊敬的心情去引导,而不能迫使他们就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是启发式言说方式实施的理论前提。

1.4.2反复辩诘,激发思维——实质。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在实践中常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进行启发,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通过辩诘,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教师必须在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学习的心态下进行;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启发式言说方式的实质。

1.4.3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孔子堪称爱生模范。他对学生的表扬、慰问、批评、鼓励,《论语》多有记载。正是由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相当民主融洽,他对学生才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才了如指掌,他常能用一句话准确说出学生的个性,这又成为他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2.1 完备的学校教育模式。孔子在招收学生时是有一定章程的:第一,学生入学先要寻觅介绍人向孔子推荐,即使是孔子自己想招收的,也要因门人请为弟子;第二,学生入学前要经过一定的考察,且孔子一定要先看学生本人。

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儒服)举行一定格局的仪式(委质)

孔子的学生,年龄可以相差很大,入学时间又不受限制,因而程度上参差不齐。孔子第一个实行了分班制教学,解决了这一矛盾。著名的孔门四科,即按照学生的才能分别施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门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学方可跻身并列。

孔子兴办的私学,是春秋末期第一所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许多人才。首创的分班制教学法直到今天仍在沿用,而其对学生施以专科教育又为今天的分科教学开创了先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aaa61e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