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为什么吃西瓜_节日习俗

2023-01-16 07: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秋为什么吃西瓜_节日习俗》,欢迎阅读!
立秋,节日习俗,西瓜,为什么

立秋为什么吃西瓜

在江南一带,立秋有吃西瓜的习俗,意为“啃秋”、“咬秋”。那么你知道立秋为什么吃西瓜吗?现在,小编来告诉你立秋节气吃西瓜的原因。

3立秋为什么吃西瓜 立秋节气吃西瓜的原因

1、免除腹泻

与立春的“咬春”相类,京津等地区立秋有“咬秋”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诗赞: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2、快吃不到了

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并且会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这个时候西瓜停止生长,瓜农为防止剩下的西瓜烂在瓜田里,趁此时“一网打尽”,然后在市场兜售。这时候每户人家若还想再吃到点“盛夏的果实”,必须去多买几个来在家贮藏,由此形成了该习俗。但如今反季节瓜果蔬菜的大量出现,虽说对老百姓而言是个的口福,但对传统习俗而言却是个致命打击——可以预见,立秋吃西瓜的习俗会逐渐在我们这一代淡忘。

3、不宜吃了

如今人们的饮食越来越注重养生之道。西瓜性寒,适合暑期食用,到了天气转凉之际就要少吃甚至不吃。所以,立秋最后饱餐一顿西瓜,留住夏天的记忆,这一习俗还是符合养生之道的。故反季节的那些东


西还是少吃为妙。万物生长皆有其规律,人为对其进行干涉,破坏的不仅是万物本身,还包括我们人类。 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由来

西瓜原本在宋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立秋前后正是西域进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又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

据讲,“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较好的瓜,则预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妇女能多生儿子。为了能确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选好了瓜放在确认的位置,入夜后让女人们去“摸”,这时的“摸秋”俨然是占卜活动了。随着西瓜的种植扩大,城里人也开始以立秋吃西瓜为岁时习俗。时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称为“摸秋”。

西瓜味甘性寒,清热解毒。能除烦止渴,利小便。现代医学证明,由于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可用来补充营养、改善脱水。还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缓解水肿等。

但吃西瓜也须讲究方法,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不然会冲淡胃液、降低胃酸,造成消化不良。一般来说,每天吃西瓜不应超过1公斤。另外,不能吃冰冻时间过长的西瓜,以免伤脾胃,引起各种疾病。不过立秋之后,体弱者也不宜食用。 立秋后还能吃西瓜吗

西瓜正是当下的应季水果,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反季水果,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适量的吃些西瓜十分的营养,好处颇多,西瓜味道甘味多汁,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解暑防暑,改善水肿,降低血压,防止脱水等现象。

但是,立秋之后,天气寒凉,也并非常所有人都适合吃西瓜的: 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西瓜:西瓜性寒,吃多了容易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的人吃西瓜一定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要少:西瓜中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f3dc20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