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2023-04-08 10:4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欢迎阅读!
校办,管理模式,探讨,财务,产业

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 庄圳生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



庄圳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有校办产业的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

一、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无序成因探析

(一)管理方法简单,分配制度不健全

由于部分校办产业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较清晰的产业管理意识,企业内部管理表现出一种无序特征,管理处于分散的、盲目的无专门管理部门的状态,即使有专门管理部门,也大多存在目标不清、任务不明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产权关系不明晰、监督机制不健全、成本核算不规范、收入报酬不透明等方面。

(二)事企不分,造就两种典型财务管理方式

一种是以事业法人财务管理模式统揽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没有自主权,凡事先报后行,企业财务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第二财务,甚至成为事业财务不便处理时的方便场所,成为滋生腐败的沃土。另一种是学校以模糊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财务,指标不实,任务不明,可有可无,放任自流,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绝对的自主权,能自主经营,能自主确定成本费用,其结果,

财务成为经营者利用的工具,内控虚置,社会中介遮盖,企业损益无从考证,学校负亏不负盈。

(三)财务核算不实,资产流失严重

作为比较特殊的大多数全资国有校办企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宗旨:一是产学研结合的需要,二是筹集教育经费的一条渠道,为学校的发展补充财力。校办产业不管国家给予什么宽松政策,如何鼓励企业发展赚钱,关键是赚了利润必须是学校和企业的,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国家的优惠政策不是为个人谋利,而是为真正体现时代赋予校办产业的神圣职责——支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由于部分高校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产业经营管理中心内容,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二、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设想

(一)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一定要符合有关法规规定才能正确发挥其职能与作用。

2.适应市场原则。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校办企业作为财务主体,其一切经济活动均要受市场机制的支配。

3.切合企业实际原则。建立企业财务体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以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即所建立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及职工的财务责任、财务权利的经济利益,以充分调动他们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严谨科学的投资运作目标

学校在决定投资兴办企业时,应有明确的经营思路和经营目标,应明确办成什么样的企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为我所用。

1.科学的项目评估。由于高校所拥有的经营性资产是有限的。因此,在投资选项方面必须严格把关。一方面防止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减少投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和收益的实现。

2.资金的投入与核算。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一个单位搞得好不好,要看资金搞得活不活。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加强资金管理,向资金管理要效益。为此,首先必须杜绝投资不实和抽逃资本金。

3.无形资产的管理。高校应加强对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学校品牌、科研成果、师资资源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和利用。高校办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无形资产,特别在管理和制度与社会企业有差距的现在,应管好、用好高校这得天独厚的资源。

(三)建立“高度集中、分散管理”相结合的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新体制

所谓“高度集中”是指校办产业处的主要职能是对所有校办企业之间由行政隶属关系向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经济关系转变。所谓“分散管理”就是财务主管要把相应的财权下放到各个校办企业,在实行分权的同时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财务职责,实行严格的财务分级管理责任制。

(四)规范校办产业的成本核算

高效、准确的成本核算工作,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规范、科学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上,其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以前对成本费用核算的特殊做法,应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规律的公平竞争、企业管理的规范、经营者行为的合法要求,对校办产业实行全面成本核算,才能还企业的本来面目。

(五)建立健全财务约束监督体制

为了完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高校校办企业必须建立与财务管理体制高度相关的预算约束、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审计监督多维性财务约束监督体制。

(六)转变财务管理职能,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校办企业应由原来的报账型财务管理体制发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型财务管理体制,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分配决策等领域全面参与经营管理,实现生财、聚财、理财、创财。

三、结束语

校办企业是学校生财聚财的重要来源。如何将学校的蛋糕越做越大,如何使学校投入的国有资产不蒙受无形的流失,如何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探索改革,摒弃过去那种财务管理仅是事后算账的陈旧观念,逐步建立起适应


现代企业制度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新体制,使学校合法权益得到基本保障,并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校办产业的市场竟争能力,从而实现科技领航的带头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f65405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