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的建立和管理

2022-05-26 03:3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的建立和管理》,欢迎阅读!
抗震救灾,档案资料,建立,管理

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

构想

一、建立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

1.真实记录地震情况。抗震救灾档案资料要如实地保存地震爆发时及爆发后的人员伤亡、地质破坏、建筑损毁、财产损失等情况。档案资料的建立和管理,可以见证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也可以反映救灾中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更能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特有的勇气与崇高情怀。同时,通过档案资料,可以让人们反思灾难、铭记、感恩社会

2.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参考对地震中地质、地貌的研究以及水源等资料,对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及科学地抗震救灾都很有价值。同时,利用这些历史地震档案资料,可对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有利于今后的建设规划,特别是为重大工程建设进行抗震设计提供资料参考;也可以预测强地震发生重复时间间隔,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地震档案资料,则对该地区的地震预测有着重要参考作用;借助档案资料能够获得地震动衰减规律,或从档案资料确定的地震衰减长短轴来研究构造特征。

3.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在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焕发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精神。地震虽然摧毁了一切,但爱却永恒。父母用身体护住了孩子、老师用生命捍卫了学生、战士拼尽全力拯救那些不相识的人……处处捐款、处处献血,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主动参与,这些行动都体现了我们的爱国、爱民情怀。通过建立和管理这些抗震救灾档案资料,可以让人们铭记和延续这种精神和美德,让人们懂得关爱,懂得感恩。 二、建立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管理措施 1.建立地震信息网

唐山地震时唐山档案局及时收藏了很多唐山大地震的资料,在汶川地震救灾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但档案馆的资料都放在室内,不便于大众学习研究,如能建立信息管理网(系统),就能方便大家浏览学习了。不管是建遗址还是纪念馆,都是为了教育生者,缅怀逝者,让国人能从这次灾害中吸取更多的教训。而相应的信息网站最便于实现这样的目的。

2.编制防震安全教育规划

将防震安全教育列入全民教育计划中来,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要作为重点。把应对灾难、事故的应知应会手册免费发到人或户,并作为全民普及性教育的读本,让老百姓掌握应对灾难事故的基本技能,熟悉安全生产、防灾抗灾知识,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措施。


3.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1)凡是记载抢险救灾、安置、核实重建等工作的文件材料要列入归档范围,不仅纸质文件要归档,声像、电子、实物等各类载体的材料也要归档,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归档文件要求为原件,纸质文件的办文手续、印鉴需完备,正本、定稿齐全;数码照片、录像应以未经编辑、修改的原始片、资料带归档。(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形成的各门类文件材料,须按文书、会计、基建、电子、实物等门类档案的相关业务标准进行整理,并及时向相关立档部门移交。(3)恢复重建指挥部撤销时,将其档案资料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其他相关单位的救灾、重建档案整理完毕后,及时向本单位档案室移交,由其在规定时间与本单位其他档案一同移交县级档案馆。(4)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留存档案资料。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救灾、重建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对责任不落实和档案收集不齐全、保管不完整、不按规定移交的单位和个人,将通报批评,造成档案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管理改进措施 1.明确目标,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明确归档范围、资料类型、保管期限等。当前,档案资料载体日渐多样化,除纸质外还包含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只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档案收藏资源。比如四川汶川地震震级大、波及广、损失重,世人震惊,国内外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在国内,报道的传媒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有报纸也有电视还有广播电台,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像录音。报道的内容包括了中央关怀、灾情实录、各项措施、军队应急、全力救灾、举国响应、国际救援、人间真情、灾后重建等,可以说报道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内容翔实。通过这些报道,能够全面地了解抗震救灾的各种情况,尽力收集保存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材料(包括文字和音像材料),对今后的工作查考具有重要意义。

2.健全制度,提高工作严谨性

抗震救灾档案资料要能够全面反映地震灾害中的种类信息,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建立健全档案室管理、档案查阅、档案保密、档案人员工作职责、保管利用、档案鉴定及销毁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和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程序和标准,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责,发挥档案资料的服务作用。 3.增加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对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包括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培训;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等。通过电网络收集、整理和传输电子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fa9bd7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