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风俗

2022-08-14 08: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彝族风俗》,欢迎阅读!
彝族,风俗

彝族风俗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宁蒗、永胜、华坪等县)比较集中。 丽江地区现有彝族人口19万多,其中宁蒗彝族自治县有13万多人。因为宁蒗彝族主要是从四川大凉山迁徙而来,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彝族居住区域为“凉山”,而为了区别于四川大凉山,又称“云南小凉山”。

彝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纳苏拨、聂苏拨、改苏拨、撒尼拨、阿细拨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既是彝族自称的音译,又具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小凉山彝语属北部方言什扎土语。彝族人民在历史上曾用彝文写下了历史、文学、天文和医药书籍、宗教经典等,如凉山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密枝节、彝历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插花节、赛装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彝族人民擀制的羊毛披毡、刺绣优美图案的挎包、精制木漆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品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的服装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一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就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沙拉洛”仪式标志着少女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彝族人崇拜自然、动植物、祖先等,认为天地日月、山川水石等都有神灵,在众多的神灵中,格兹天神被认为是最大的,其次是山神。但有的彝族支系有天神而不敬(不是格兹天神)还常常发生人与天神之战,天神放下各种灾物,试图毁灭人类,都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更多的彝族支系认为天神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类的生死福祸都掌握在他手中,因此特别重视祭祀天神。

小凉山彝族的禁忌较多,主要表现在行为禁忌、语言禁忌、饮食禁忌等方面。 行为禁忌

忌骑马遇人不下马。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狐臭之人。不准用脚蹬锅庄石,更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粮食在手中抛玩。忌打布谷鸟。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忌订婚、过年所杀的猪羊等畜无胆汗或脾脏暗淡翻卷。忌杀牲时未先烧内祭祖先,而先被狗、猫、鸡碰着。忌火把节时,在田地中间随意走动,如此会招来虫灾。忌白天点着火把到处走动,忌从屋里相继点着两把火把走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忌随后扫垃圾出门。忌在屋内弹口弦、吹口哨,夜间不关门。禁砍神树或在神树旁高声喧哗打闹。忌锄、斧一起扛或搁放在一起。忌与人有冤仇时当着对方的面折断树枝、吐口水、打鸡、打狗、砍扫把、拍打头帕。不能随意抓摸男子的“天菩萨”。不许妇女抚摸男人的头,更不准从男人帽子上跨过。忌当众放响屁。到彝家作客,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铺的下方和左方。主人酒肉款待,客人要品尝,以示谢意。 语言禁忌

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放屁、生育之类的话,更忌口头禅中带有类似两性生殖器内容的语言。忌翁媳和兄媳之间随意开玩笑。忌随便与毕摩、苏尼嘻笑打闹。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忌无故恶语咒骂他人和禽畜树木。 来源:考试大-导游资格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1aba054a7302768e9939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