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写作练《是否大材小用》时评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3-03-12 20:3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届高三语文写作练《是否大材小用》时评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欢迎阅读!
大材小用,例文,作文题,时评,高三

2022届高三语文写作练

《是否大材小用》时评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笃行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名单曝光,引发网友热议。该中学本次新入职教师共计56名,其中绝大部分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的硕士或博士。有网友质疑:顶尖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到中学教书,是不是大材小用呢?

假如你是笃行中学的学生,你将如何回应网友的质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

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材料设定了一个情境:笃行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名单曝光,他们顶尖名校的硕博身份引发网友“是不是大材小用”的热议;同时设定了一个任务:假如你是笃行中学的学生,你将如何回应网友的质疑?所谓的“回应”,就是回答一下是不是大材小用并列举出足够的事例和理由。因此立意主要有两个方面:是大材小用、不是大材小用。但不能打擦边球,将话题转移成“要热爱教育”“博硕生该如何才尽其用”了。

如果认为是大材小用,就可从“浪费了高尖资源,忽视了社会需求”“不利于作进一步的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挤占了师范专业人员的岗位,会造成内卷,还不一定教得好”等方面去树立理由。如果认为不是大材小用,就相当于是驳论文的写法了,可以不断边破边立。破除的理由可有:顶尖硕博生入职中学会对中学生产生非同寻常的感召力、百年大计教育最重、职业无等级大小之分、一些研究型中学也呼唤学术型名师、大材何处不大用、做喜欢的事皆为大用等。

在具体写作上,注意拟题要紧扣“大材小用”的信息,如“大材小用?非也”“大材小用,学术损失”“大材非大用,教育皆大用”“为教育计,何来小用?”等题就拟得紧实。开头段需简述材料,代入“笃行中学学生”的身份并迅速回应质疑——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在结尾段最好再点一下材料,再明确一下自己的相关“回应”。

这则材料实际上回应了“多元就业”“青年担当”“科教兴国”“职业规划”“人才发展”“信念梦想”等多元时代内涵,在写作上要注意相应的站位与高度。 【范文】

1、大材在哪都是大用

近期,我校入职了一批顶尖名校的硕博生,引发了一些人的热议。有些人认为,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委身于中学任教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可作为笃行中学学生的我则认为:这哪里谈得上是大材小用?真正的大材,不管身处那个地方,哪个领域,都只会是大用!

大材身怀“大功夫”,做事岂为小事?就比如这次入职的硕博教师们,虽说可能不全是为了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人士;而像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那都是大事。就像十几年前退学的北大热动力系的博士梁旋,因着一个大鱼飞天梦,潜心研究十二年,打磨出的《大鱼海棠》可谓经典;同样是高校毕业的“最美村官”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中用生命打拼出了青年一辈的气势,让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他们做的都是人们眼中的“小事”,但做出来的成果,无一不让全国上下瞩目而印象深刻。(避开拘谨地回答“大材是否是小用”的问题,而是巧妙地跳出来,在更高的站位上描述“大材身怀大功夫,做事岂为小事”,当属先发制人。所用事例梁旋,鲜活有力。)

大材有着“大眼界”,他们的选择岂能为盲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海外留学的大材们毅然放弃



1


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加入到百废待兴的中国的复苏大业中来。若是他们留在国外,也没有人会说三道四, 但他们的眼界何其之大?他们一眼就看出了埋在废墟下的中国血脉中蕴藏着的无穷潜力,这正是“大眼界”的体现。再回到教师入职这事来,难道你能说,这些人选择的教育事业是小事?教育是一国根基,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教育扶贫等战略,青少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他们的这份选择,就算表面看上并不高大上,但也不能说,他们选择的就是小事吧?更何况有他们的投身教育,就必定会带来教育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呢?(大材的大眼界决定他们的选择不会为盲选,而且教育乃国家大计,当然谈不上是小事。) 大材有着“大担当”,他们定当笃志更加力行!可曾听闻钱伟长当年北大就读时,从文学系换到物理系时的慷慨壮词?“现在国家更需要的是物理而不是文学。虽然我物理成绩不好,但我有信心在一年内赶上去”,最终他成功转系时的喜悦,后来他的功成名就的荣光,大家都有目共睹。可你想过没有,一年的时间把物理20分拉升到90分是什么概念?那意味着无数次凌晨四点的校园的独坐,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这份坚持与意志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而作为称得上“国之重器”的大材们,若没有这份坚持支撑,又何以走出现在的高度。而具备这样的毅力的人,我相信,就算真给他一根铁杵,他也一定是能磨成针的吧。而这样的大材们,又怎会被所谓的大事与小事界定呢?(这段更有力量,因为大材有大担当,就算给他一件小事,他也做成大事。以钱伟长转行为例,说明大材的笃志力行,不论在何处都能成就自己的高度。 所以,不要以自己略显短浅的目光来打量那些层次远高于自己的大材们,他们所过之处,已是你想不出的盛世图景!(最后,还不忘一击,说明持“大材小用”之说者,是受自己格局所限。)

2、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议,有人表示惊叹,还有的人表示可惜。而我认为:博士、硕士屈居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中小学教育事业注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担任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由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会的发展正需要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进行学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用。

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烨,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演员。职业与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服,但在此之余,我始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的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纷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多年之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更何况那些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资源的高学历者——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1c04e7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