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全

2022-12-04 17: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全》,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宋代,文学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格浅切清雅,意境显豁,气弱格俗。他们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这种诗风只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歌流派,大多是僧人和隐士,代表诗人有九僧、魏野、林逋和寇准。他们大多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清遂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犹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字的苦心孤诣,时有文字颇为精辟的断句,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炼字不炼意,有句无篇。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因杨亿主编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他们以怀古咏古。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大多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诗多为近体,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从整体上看,西昆体诗的内容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在艺术上缺乏真实情感和深沉气概,所以风行一时而终难在文学史中得以自立。

诗文革新:北宋中期,以欧阳修为首,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发起了一场变革诗文的运动。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对险怪艰涩的“太学体”痛加排抑。他主张文道并重,文从字顺,对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的古文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王荆公体:首见于南宋《沧浪诗话 诗体》,主要是指王安石晚年的诗风,尤指其写景抒情的绝句,“雅丽精绝,脱去流俗”“选语用字,间不容发”,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体现了宋诗独特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体(山谷体):是指北宋中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且有一股兀傲这气,若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山谷体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苏门四学士:指苏轼门下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上述四人便出其门下,间接或直接受到苏轼的影响。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海另外开宗立派。“苏门六君子”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 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25人。“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都是江西人。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直接或间接的指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也或深或浅受到黄诗的影响。他们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风格生新廉悍,矫健奇峭,简洁精练。该流派延续到南宋。

一组三宗:是指宋代江西诗派的渊源和宗师而言的,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艺术上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学其到姜夔以后的诗作。后来作家亦多主张学杜,故其一祖是杜甫。除黄庭坚外,陈师道、陈与义亦是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故江西诗派的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的“一组三宗”说由宋末方回在其《瀛奎律髓》中首倡。

别是一家:这是南渡词人李清照提出的词论。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


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李清照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指的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褒四位诗人。他们出生于靖康前后,成长与烽火连天的时代,在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中,他们自少就感受到诗坛风气的转变,比陈与义、吕本中等前辈更富有创造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其中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成就最高,而杨万里的诚斋体独居个性,而范成大的田园诗及纪行诗也很有影响。

诗家三昧:陆游在“四十从戎驻南郑”时,创作上发生了“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的巨大变化。其“诗家三昧”是指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时,受到紧张豪宕的军旅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这种风格与陆游建立奇功的宏伟抱负、爱国忧时的炽烈感情、不拘小节的狂放性格最相适应,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代表作品有《金错刀行》《长歌行》《关山月》等。

稼轩体:指辛弃疾独创的词风。以其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言语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

永嘉四灵:是指宋光宗绍熙年间出现诗坛的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他们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曾编《四灵诗选》,为之揄扬。“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他们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只有少数诗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作品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创作局限于书斋之中。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书商陈起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因此他们被称为江湖诗派。这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诗人们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下层,接触的生活面很广,诗歌的题材来源比较丰富。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的诗坛风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2a4910cc7931b765ce15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