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2023-01-10 04:3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汽修专业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中职,数学教学,汽修,培养,能力

中职汽修专业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应用和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普遍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应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以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点要求进行授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武之地。本文针对目前中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汽修专业需求,提出了一些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数学教学;应用能力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学生基础相当薄弱,超乎你的想象。

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国家政策倾斜,就业出路广。中考对中职学校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职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升学政策的调整等原因,中教育将面临着更大的困惑与挑战。

中职学校招进来的学生大部分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恰好这些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只是调皮,不肯下功夫学习。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报读职校,正是由于本身文化课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课,形如这样的方程或不等式也办法解。这些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依然不会对数学感兴趣,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有一种望数生畏的感觉。例.课堂提问:1--1=?甲生答:=0;又问 乙生答:=8;再问,丙生答:=4……另一方面,随着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文化课堂逐渐削减,数学课也让数学老师越来越觉得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面对一大堆公式和定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放弃的念头。平时抄作业、考试想方设法作弊,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因此,如何让数学更好地与所学专业结合,为专业学习而服务,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是以数学的逻辑体系为主线展开,仍然是――定理――例题――练习的模式,重点关注题型和技巧的训练,很少去讲数学的价值、数学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等等内容。接触数学实际应用机会太少。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和狭隘,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地学习数学概念、不断地解题,与专业、工作没多大联系,对数学应用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简单应用。 1.亲近、关爱学生,对学生及时鼓励、表扬。

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应当定期不定期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奖励方式,以精神奖励为重。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抵触本门课程的学习,造成偏科厌学现象,所以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爱护、尊重、平等、信任,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师生氛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及时调整,适当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我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多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课前10分钟,与不同的学生进行谈心,多了解他及他家里的情况,这样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帮助的。学生对你有好感,自然就听你的课。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平时应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只能仰视的严师。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有畏惧心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老师不只是课堂中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生活中自己可敬可爱的长者、良师益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论有什么问题,都敢向老师提出。无论课内课外,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定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这是伟大的教育乌申斯基所说。是啊,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兴趣的第一步是鼓舞学生的士气。为了树立信心,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教学。在抛给学生问题时,教师应给出一些分析的方法、步骤,慢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课堂教学时,多注意抓住时机,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带着兴奋的心情听课。另一方面,尽量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拉拢、相互贴近,让学生根据已学习的知识点来解答实际问题。比如,在教授中职教材3.3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时,课本小资料里面讲到: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0×km3,其中97.5%是海水,淡水只占2.5%,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我所在的城市(普洱)也遭到了近50年一遇的干旱,所以呼吁同学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通过教材例1(生活用水的收费问题)分段函数的讲解,让学生动脑算算自己家的水费,每月大约要用多少元?哎,学生哇啦哇啦算出来了,还真会算。把问题贴近生活,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样,数学课就有趣了呀,达到学有所用,在快乐中应用了所学知识。

对中职学生来说,数学就好比是天书,似乎学好数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要突出数学应用,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函数、统计图、方程、不等式等)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如利息、人口、汽车底盘零件间的距离、工件上打孔、锥形车削求滑板的转角等)作为数学建模的对象,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开拓思维。 在教授数学课时,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善用激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在教授中职教材4.3.1——对数()的概念时,课前布置学生在手机上查询:对数是谁发明的?学生通过哈喽百度:知道对数是17世纪由耐普尔发明的,也了解了数学家的这些有趣故事,自然就有兴趣跟着老师来学习对数知识、掌握对数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同时满足基础稍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学生的要求。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吃不饱吃不消的困惑,有的章节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选择。一节课,容易的问题给基础稍差的学生回答,把有一点难度的留给基础较好的同学。只有这样,学生的才华才能充分施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的尝试和探索。

中考或中职期中成绩为依据,将学生分成甲、乙两个层次。甲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会做容易及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及运用,为后面的数学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再启发――讲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乙层次学生的中学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差,对这部分学生除了使用中职统一的国家规划教材外,还要复习和巩固初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降低教学要求,弱化枯燥的理论,采用:复习巩固――


启发――启发――讲授的方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不断查缺补漏,使学生努力了解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好习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我要我想学,部分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的同学,也逐渐养成了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逐渐增强。

三.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忘自己的专业。 作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成天与汽车底盘、发电机及各零件接触,所以教师应重点教授(1)如何解三角形.2)立体几何——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例.对于一个圆锥零件,能求出它的母线长、地面半径;对一个球体,能求出它的等等。数学产生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有的专业的个别科目对数学学科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比如计算机办公应用、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测量、电工学、数控技术与运用、机械制图、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都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相互应用。但是,今天的中职数学教材,大部分都是将高中的知识进行压缩,然后简化成一套中职教材,无数个专业都用一本教科书,与专业的融合几乎很少很少。

简单的数学运算,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口算、心算等竞赛活动,逐渐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能力。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也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具备造作现代化工具(电脑),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中职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数学教师有必要偶尔听听与数学关系密切的其它科目,这样我们数学授课的目的性就更强。 总之,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他们中学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合理安排数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把身边的问题,用数学道理来解决,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究、总结经验,尽量让每节课都讲得有特色、有新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点点收获;另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从被迫学数学转变为喜欢学数学,从而更好地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塑造出一批又一批能够顺应时代的合格的中职学生。 参考文献:?? ?

[1]李广全、李尚志,中职数学[M](上册)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6)? [2]朱广恩,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探析[J],职业时空,200808

[3]王华,谈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2d9fd2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