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由折纸活动引发的思考

2023-05-04 16: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学反思:由折纸活动引发的思考》,欢迎阅读!
折纸,反思,幼儿园,引发,思考

幼儿园教学反思:由折纸活动引发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教育反思:由折纸活动引发的思考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镜头一

师: 教师出示已折好的大象 今天我们来折大象,你们喜欢吗 ? 幼:喜欢。 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正方形的纸跟老师学折大象 每个孩子都按老 师的要求拿了相同的纸

师:跟老师一起将正方形对折,你们折好了吗 ? 幼:折好了 教师巡视一下幼儿折纸情况,又继续

师:再把正方形的边向中线对折,折好了吗 …… 镜头二

a. 幼儿很快跟着老师折好了大象,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老师走 过来对 a 幼儿说:你真棒 !折得真不错 !之后就去指导其他幼儿。

b. 幼儿跟着老师折到大象鼻子时,试了几次也未成功,便请求老师: 我不会折大象鼻子。老师走近他说:你再试试。幼儿无可奈何又去试 了几次,结果仍未成功,索性请另一幼儿帮折。

c. 幼儿拿着原封不动的纸大声说:老师,我不会折,你帮我折。老师 边讲边帮他折了一只大象。

从以上两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也 似乎让幼儿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本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 活动中,幼儿越来越依赖于教师而懒得自己思索, 学习的主动性降低, 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是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训练,而轻视幼 儿的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以及幼儿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否越来越热爱学习,是否积 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 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 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 ?

首先, “授之以渔” 通过镜头一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 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重视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幼儿 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 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 我学习能力 ?我们认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可 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中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 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大班 幼儿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可渐渐引导幼儿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 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 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 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 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其次, “分层指导”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 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 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案例 中,a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师应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以启迪, 促使其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397f45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