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2022-12-12 05:07: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欢迎阅读!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善念善言善行能量无穷

一池月光



《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有这样的情节: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带慧岸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到福陵山时,遇到因酒后调戏嫦娥,而被玉帝‚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投错了胎的天蓬元帅,菩萨道:‚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呆子说:‚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观音见他魔性未除,循循善诱:‚‘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呆子听闻,这才似梦方觉,受戒皈依。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是一句谚语,出自明朝一本格言、谚语集《增广贤文》,原文为:‚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心存善念,就会得到上天的护佑。吴承恩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之口说出这句谚语,自然是别有一番用意。这八戒也果真听话,一路西去,虽贪懒馋色、偷奸耍滑,但向善之心始终未变,终得了个净坛使者这样的美差。

儒释道起源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劝善‛。《道德经》第79章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曾子也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事,强调心存善念,以善为美;与人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任何时候,心存善念都是一种明智。

据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一天,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乘车返回总部,准备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忽然,透过车窗,他看到路边一对老人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他立即停车,参谋忙提醒他:‚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艾森豪威尔说:‚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人可能早就冻死了!‛原来,这对老人去巴黎投奔儿子,不料车中途抛锚了。艾森豪威尔请两位老人上了车,绕路把他们送到了巴黎,然后才赶回总部开会。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得到了好报。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手早已埋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只等他的车一到,就立刻实施暗杀行动。 艾森豪威尔的善举让他躲过了暗杀,否则不仅他将遭劫难,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也将改写。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是谁都无法剥夺的。善良没有国界,不分贵贱,它如阳光般照进人心,是人性美,是道德美,是自然而然的美。

善良是发自心底的纯朴,像从石缝里汩汩流出的山泉,清澈,纯净,不带一点杂质。善良使人美丽。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就会变得有修养、有品位,这是


善良的魅力。心存善念的人,往往温柔淳厚,宽容大度,与善良之人相处,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心存善念,让善良与灵魂同在,让善行与生命同行,人生才能感动常存,幸福常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586cea284ac850ad0242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