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2023-05-05 16:3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欢迎阅读!
必修,地理,一师,自转,学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生疏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的成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2能运用地球仪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现象和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事例把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育同学读图用图的力量

3.通过合作学习、课堂争辩,培育同学的协作精神;并通过生疏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具预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区的划分及区时、地方时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你知道吗?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夭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为什么2004年暑假雅典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刘翔等运动员的竞赛成果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巴塞罗那举杆,我们要看比塞为什么都在下半夜?

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疆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怠是呈逆时针方向?

通过本节的学习,信任你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自评:用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求知的爱好) 一、

地球的自转

合作学习,动手动脑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每组两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以下问题的争辩性学习,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补充。

(自评:引导同学动手、动口、动脑,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力量及团队精神)

地球围围着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留意观看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这里有一个大地球仪,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给大家正确地演示地球的自转。 (自评:培育同学的实践、观看力量)

(自转轴称为地轴,过地心,是人们假想的轴;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自西向东,且地轴北端指向始终不) [多媒体课件呈现正确的转动]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太阳在围着地球转吗?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 (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③阅读教材,回答自转一周的时间和角速度及线速度的意义、大小及分布规律。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单位时间里转过的角度,除极点外均为15°/小时,而线速度为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长,它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④地球在一刻不停的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转动?

(自转速度均匀,地球大,地心强大的吸引力及无明显对比的参照物等) (自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争辩和归纳问题的答案)

[呈现课件]:小结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做反馈练习1-5题,8(1)] 二、产生昼夜交替

[连续活动]在小组内用地球仪演示,集体争辩学习,鼓舞同学发表意见。

(自评:课堂教学方式尝试让同学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争辩沟通或自学的机会)

⑤假如地球不自转,有没有昼夜现象?有没有昼夜的更替?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有没有昼夜的更替?假如有,昼夜更替的周期又如何?

(昼夜现象是不透亮 的地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靠反射太阳光线而发亮产生的,地球的半个球面对着太阳,是白天,另半个球面背向太阳,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造成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假如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无昼夜交替现象;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仍有昼夜的更替,但一年只更替一次)

⑥用手电筒照地球仪,手电筒光线表示太阳光线来的方向,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在地球仪上找出正午、半夜、由黑夜转为白天和由白天转为黑夜的地方。

(太阳直射的经线为正午12点,半夜的经线与之正相对,相差1800)

⑦什么是晨昏线?晨线和昏线是一根线吗?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看晨昏线位置的变化和移动方向。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晨昏线平面过地心并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0。晨昏线应当是静止的,依据物理学相对运动原理,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应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即不断地向西移动) [做反馈练习9(1)]

⑧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小时?它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吗?

(地球表面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它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三、产生时差 自主感悟,争辩探究

[同学分组活动,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争辩,然后回答,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


叙述和总结]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 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 一样?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东早西晚,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地点) (3)时区和区时有何不同?不同时区间的区时如何换算?

(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7. 5º到东经7 .5º,经度间隔为15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区时是特殊的地方时,是各时区以其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标准时,中心经线的经度是“时区号×150,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时区间时区相差几个,区时即相差几小时;计算时要东“+”西“-”:计算东面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两时区间的区时差”,计算西面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两时区间的区时差”)

(4) 为什么要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是如何规定的?它和1800线为何不重合?

(为了避开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将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早24小时(1) 即东西12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如图,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偏离1800经线,主要是为了照看1800经线四周居民生活便利而尽量避开通过陆地)

(5)“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对吗?为什么?

(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120oE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所以各国不肯定用区时记时,而是依据具体状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6)当我国最东端(13E)早晨6点时,最西端(73ºE)的地方时是多少? [做完除7题以外的反馈练习]

(自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演示问题和学问,同学更简洁融入到思考和集体争辩之中,探究性的教学启发同学在课堂上的思维,培育了同学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力量) 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联系实际,思维拓展

阅读教材自学,回答什么是地转偏向力?说出偏转规律。通过小组争辩试理解其形成的缘由和意义,并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的自转,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主要是牛顿惯性定律和地球自转共同作用形成,地转偏向力深刻地影响地球上水流和气流的运动 。以上内容在同学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前提下,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进行) ①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长江三角洲河道右偏,北岸淤塞说明白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伴侣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理学家主要告知沿水平方向运行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半球向左偏。所以炮手瞄准时留意向目标右侧留一个矫正角度)

③有人说在我国新疆有条河流,它上游两岸的土质相同,但左岸比右岸陡,下游右侧沙滩中有丰富的沙金。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

④单向行驶的火车铁轨右侧和小汽车右边的轮胎简洁被磨损。

(自评: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里的设计即遵循争辩性学习的思想、方法,以逐步探究实例代替传统的叙述,使同学学会观赏生活中常见的地理景观,能够理解世界上一些大事发生的地理背景,能依据所学学问解释自然现象:突出应用,在探究追寻中,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提高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力量) [课后试验验证地转偏向力]

①拿一个地球仪,在它静止的时候,从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色胶水,观看胶水的轨迹。转动地球仪,在同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6c4492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