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随笔

2023-05-06 05:38: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指南》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指南,学习

学习《指南》随笔

2012年,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合理期望。从此,学习《指南》成了每一位新老师的入职培训的第一课,更是我们这些在职老师的宝典。《指南》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最最基本的几项注意点:

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所以我更加重视每周课程的平衡性,尤其是在有些主题中比较缺乏的领域,比如小班的《好听的声音》里比较多的是科常、音乐、语言,缺少数活动和美术活动,那么怎样能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呢?我查阅了网上的很多该主题下的教案,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灵感,这时我想到了我们的主题树软件,几乎每个主题都有拓展的数活动的操作题,从中我进行了挖掘和调整,确保了每周都有一次数活动。同时,美术活动从哪里着手呢?对于小班幼儿,比较适宜的是涂色和简单添画,于是我从小铃铛入手,圆圆的小铃铛让幼儿自己添画到风铃上,练习幼儿画圆的能力,然后给整个风铃涂上漂亮的颜色,让幼儿在涂涂画画中感受风铃的形态。

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目标是大部分幼儿能够达到的一般水平,中有一些幼儿可能低于这一水平,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大部分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达到《指南》中的目标,而且要帮助个别幼儿,搭建阶段阶梯,一步一步向目标靠拢。比如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会预设一个针对大多数幼儿的目标,那么对于个别幼儿呢?我们就会通过环节设计的层层递进,为幼儿搭建阶梯,同时还会借助同伴互助、个别指导等方式,给个别幼儿多种途径的启发和学习。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一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预设时最先考虑的就是是


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是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的,这样幼儿才能在理解和习得。比如:小班幼儿的动作练习其实是孩子不喜欢的,容易枯草没有兴趣,那么我就尝试以游戏的情景进行导入,让幼儿扮演小猴子,我是猴子妈妈,因为猴子的走路方式类似于跨跳,幼儿能身灵其境地进行跨跳练习,同时我所创设的不同层次的小路也增添了情景性于其中,除了“小石子”本身有高低外,我还创设了小草,贴在积木上,有的高有的低,需要幼儿在行进中估计高度,从而增加了运动的挑战性。正因为有趣、游戏化,所以幼儿参与度很高,也不惧怕障碍太高,能够大胆尝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在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认真专注、胆表现、能自己解决问题等等。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品质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积极主动、不怕困难、乐于尝试,还有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分享合作,这些都是能对幼儿起终身受益作用的。我们班的孩子经常会说:“老师我不会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会大胆求助,但换一种角度思考,他们是一种对成人的依赖,怕困难不尝试,那么我们就要从这方面入手进行引导,我们会让幼儿自己先试一试,我们只是一旁指导不动手,发现幼儿确实遇到瓶颈了,我们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忙,但绝不包办,同时还告诉幼儿,每个小朋友都是不会做的,只有自己动手学,本领才会越来越多,才能成为了不起的哥哥姐姐,渐渐地班级里叫嚷着说“我不会”的幼儿少了许多,他们正在努力地是自己成长起来。

总而言之,《指南》是我们教师不离手的宝典,通过不断地温故,再加上我们日常的实践和经验,每每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启发,从而使我们能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753ecea0116c175f0e48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