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含义作用题答题步骤和模板

2022-03-21 04:0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含义作用题答题步骤和模板》,欢迎阅读!
答题,含义,步骤,语文,初中

初中语文阅读含义作用题答题步骤和模板



考点剖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这也是课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内在联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 (一)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所谓“文中”二字告诉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指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以下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6.比喻、借代等特殊的词语;7.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 主要考点:

1.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2.把握词语的关涉对象,准确推断词语的指代义;

3.理顺段落层次关系,把握段落语脉,准确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或表达效果(作用) 4.能分析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准确理解词语的修辞义。 常见题型:

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4.联系全文(上下文),体会(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或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深层)含义。或直接要求回答某词有什么含义?或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词象征什么? 6.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7.对“××”词语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8.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


理解这类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他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三是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

1.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词语的意义分为“词典意义”和“语境意义”两类。所谓词典意义,是指词语固有的、基本的、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意义。这些词义基本上都收录在工具书中。要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平时必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2.把握词语的“语境意义”。所谓“语境意义”是指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义项或特殊含义。我们要在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玩味,准确把握它的语境意义。阅读理解中,把握词语的语境意义比词典意义更为重要。这是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理解词语的比喻义。词语的比喻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所比喻的意义。词语的比喻义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真正把握。

4.理解词语的指代义。词语的指代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意义,一类是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只有弄清了词语的指代义,才能读懂文章,进而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包括下面几类:①主旨句:统摄全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即人们所说的“文眼”;②过渡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对行文有推进或转承作用的句子;③总结句:处于段落或者文章的结尾段,那些内涵比较丰富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④修辞句: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如警示句、矛盾句、引用句、比喻句等。另外,用作文章标题的句子,一些议论抒情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常见题型

①“××××××”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含义。

④最后一段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⑤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解题方法:

所谓理解含义,是指既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句子的表层意思也就是本义,中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查。往往是考查与本义紧密相联的深层。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语境的角度分析:结合上下文及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从描写的角度分析:通过抓住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及其所表达的内容来理解


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通过分析修辞方法及作用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4.从主旨的角度分析:通过联系作品的背景,结合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中心句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5.从结构的角度分析: 一般来说,过渡句的上半句承上,下半句启下,表示前一段的段意是承上部分,后一段的段意是启下部分。上下文之间使用过渡句,可以使文章衔接顺畅,连贯得体,增强文章逻辑性。 答题要点:

1.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 2.对隐晦难懂的句子要用浅显的语言解释; 3.分析句子的作用要明确角度

在分析句子的作用时,要明确句子的作用包含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的作用两个部分。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六种1)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埋下伏笔或铺垫。4)承上启下(过渡)作用。5)前后照应。6)总结全文;内容上作用常见的有四种:1)点明全文(段落)中心、主旨,升华中心。如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表达某种情感。如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推动情节发展。如文章的过度句、伏笔句。4)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如文章中表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句子。

有时还要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及效果)这类题有这么几类,如运用修辞手法、设悬生疑、对比映衬、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情景交融、小中见大等,有的升华深化,有的象征寓意。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各种表现手法,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我们在解题时围绕上述考虑,使考虑角度明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7555d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