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歌的语言艺术研究

2022-04-28 08:1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禹锡诗歌的语言艺术研究》,欢迎阅读!
刘禹锡,诗歌,语言,艺术,研究

刘禹锡诗歌的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在唐朝这个文化和社会经济都高速发展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像白居易、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而刘禹锡作为唐朝著名诗人之一,之所在这些优秀的诗人中也能够被大家熟知,是因为他的诗歌创造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的诗歌也经历了一个转折发展的过程,分析刘禹锡的诗歌语言艺术特点,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能够对于他的不同时期作品有更深的解读。本文分析了刘禹锡语言的艺术风格、个性特点以及内容等方面,针对刘禹锡的一些典型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语言艺术

刘禹锡的人生阅历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中常常能够带入自身的情感和认识,升华作品的思想和哲理。总体来看,刘禹锡的诗歌以节奏明快为主,民歌体诗更显活泼灵动,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比较注重诗歌的立意和构思,注重形象的塑造,借助一些简单的事物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也有人将其诗歌评价为以立意为主的诗歌。 1.刘禹锡诗歌的语言风格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能够让读者看到他的心胸开阔,性格比较直爽豪迈,我们学过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这篇诗歌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了,在这首诗歌中,刘禹锡借助《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善于运用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世界,托物言志是他惯用的语言表现手法。在这篇《陋室铭》中,我们能够读到的是诗人的伟大理想和高洁品质,明确诗人在语言创作中的立意之高,且通过诗人的描述,在我们读者看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样的描述陋室的诗句更能表现出一种山中隐士的感觉,毫无陋室之意。读完全诗,只觉得对于诗人的高洁品质感到赞叹,甚至对于自己身处的逆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即使出身不富贵,即使处于逆境之中,那又怎样?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对于未来抱有希望,同时又能够保持自己的为人处世风格,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是一团糟的,而是充满希望和意义的。诗人不仅是在勉励自己,同时也是在勉励身处逆境中的人们,也提醒大家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待人接物,而应该要有一颗平常心。诗词中运用的语言比较平实,前面的描写都没有直接提到陋室,最后又以何陋之有?这样一句访问引发人们的思考,语言表达的效果一下子就提升了。其中用到鸿儒素琴金经都是指代陋室,而陋室虽,但是诗人爱好和接触的都是高雅的东西,陋室因为有了这样一位高雅的主人,才不会显得简陋破败,这也与开头提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刘禹锡诗歌创作分析

诗人创作诗歌,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只有那些饱含情感和深度的诗歌才能经久不衰,流传至今。而诗人的人生阅历往往对于其诗歌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让诗人能够带着情感和思考去看待事物,创作诗歌。刘禹锡经历了被贬的过程,在其晚期的诗词创作中,包含很多对于统治者批判的诗歌,用这些诗歌来警示自己和其他人,咏史怀古是刘禹锡后期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


中唐时期,是刘禹锡诗词创作的爆发时期,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词更能体现诗人的本真,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歌中个性鲜明,并对民歌体诗歌形式创作进行了深入探究。这时他的诗歌是具有很高的审美理念的,其诗歌的语言、韵律以及意象表达等,都对于盛唐时期的美好景象进行了充分的描述,诗词的总体特点也以豪健雄奇著称。这时刘禹锡创作的诗歌更多的是在表现美好的事物和景象,可以说是兼具了意境美、哲理美和意志美的。在语言表达上,为了尽可能简练明快,让人读来更加轻松,他的诗歌创作没有繁复的语句,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的装饰和点缀,注重朴素之美,有时喜欢借鉴一些典故来尽情发挥,语言清丽流畅,精炼但不失韵味。在诗歌创作上,他坚持了诗歌的创作宗旨,继承了传统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准则,也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实践,诗歌创作在传统诗词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实现了对于诗歌的创作发展。

政治讽刺诗也是刘禹锡诗歌的一大特色,面对晚唐时期藩镇势力强大、宦官当政,朝臣不睦的现实,加上当时文学史上重功利的现象出现,让这样以为正直的诗人十分愤懑,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对于他们的一些行为不能苟同,因此常常借助一些诗歌对于这些人、这些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在讽刺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意志,绝不沦为他们的一员。

总结: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读刘禹锡的诗歌,要注重从不同时期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诗歌背后深层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兴茂.刘禹锡研究新进展——刘禹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刘禹锡研究会立大会综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28-33. [2]查屏球.刘禹锡咏史诗在大和初的影响——兼论中晚唐诗歌学人气渐显之趋[J].晋阳学刊,201504):22-29.

[3]刘顺.天人之际:中唐时期的天论与诗歌转型——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153501):130-138.

[4]冯舒会.“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浅谈刘禹锡的诗歌创作[J].才智,201101):18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923038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