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终南山》是讽刺诗吗?

2022-04-16 13:1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维的《终南山》是讽刺诗吗?》,欢迎阅读!
终南山,王维,讽刺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维的《终南山》是讽刺诗吗?

作者:莫砺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02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久负盛名,《终南山》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清人王尧衢评曰:右丞性爱山水,故于山水之胜游必探奇,诗必入妙。通首总见终南之高深,前写其大概,后写其幽胜。(《古唐诗合解》卷八)到了现代,凡是论及唐代山水诗的论著,几乎都要举此诗为例,它已经成为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作品了。 但是从宋代开始,对此诗存在着另一种解读。北宋李颀曰:说者谓王右丞《终南》诗,皆议时宰。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谓势位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徒有外而无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古今诗话》)稍后,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一六中全引此语,惟将议时宰改为讥时也。明人周珽亦引《古今诗话》语,且云:程全之《绪笺》亦云王维《终南山》诗,刺杨国忠辈之宠幸也。珽谓以意逆志,果如寓言,则若,借山势远近异观,状居高恃宠者之威福,为变为殊;假山态倏忽莫测,形奸时擅柄者之巧捷,何等蕴蓄,何等尖快!(《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五律》上)清人吴乔亦对李颀之解大加赞许:余谓看唐诗,常须作此想,方有入处。(《围炉诗话》卷三)今按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下距杨国忠登上相位之天宝十一载(752)尚有十馀年,故所谓刺杨国忠辈之说不能成立。当然玄宗朝的另一位奸相李林甫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相,两年后即将贤相张九龄排挤出朝,朝廷实权渐渐落入李林甫的掌控。如将李颀所云时宰落实为李林甫,则无违史实。问题是,这样的理解符合王维的旨意吗?

如果仅仅论诗论诗,则李颀的说法似乎无懈可击。因为他对全诗的每一句都有文本分析,对诗意的阐释也都能落到实处,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其说呢?试看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卷七中引王琦驳斥《唐诗纪事》之言: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而必曲为之说曰: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而或者云云若是。彼飞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又何怪焉!黄山谷谓:杜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斯言也,岂仅读杜者当奉为金科哉!我们完全同意王琦的看法,但不无遗憾的是,我们应当承认他的推论不够周密。因为既然古典诗歌确有寓情于讽谕的传统,王维此诗何独不然?王维其人,虽然没有像李白、杜甫那样强烈的用世之志,但也并非对政治毫不关心。开元二十三年(73),王维作《献始兴公》诗云: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否?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贤相张九龄一表敬仰之诚,而且颂扬张九龄不问党仇”“不卖公器的政治节操。王维对权贵子弟占据高位、贫寒贤士沦落草野的现象也有所讥刺: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鹜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献至尊。(《济上四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98c51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