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 吉诃德》读后感

2022-07-29 00:58: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堂 吉诃德》读后感》,欢迎阅读!
吉诃德,读后感

床头、马桶、沙发、阳台,是我读书的几个固定位置。当然,后面的两个是相对奢侈和难得的。

堂吉诃德读了半月有余。中间穿插看着《撒哈拉的故事》、《更喜欢摄影》、《卡尔维特的教育还有几章节的C语言,外带ERP培训教程。这个读书方式,结果只能是狗熊摘棒子了。

《堂吉诃德》自小听过无数遍、考试也考了三、四次。竟然没有通读过。我这个“汉语言本科准毕业生”,真真个够厚颜无耻的。

这部耳熟能详的大作。整部读下来总感觉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作者前半部分对骑士小说、骑士道精神简直是发自肺腑的深恶痛绝,甚至不惜下血本大篇幅的列举骑士小说种种,并付之一炬不为快。正如作者说的目的是“攻击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然而,到了后半段不知不觉中,堂吉诃德的人文主义精神显现出来,完成了从荒诞不经到“为崇高理想而献身伟大精神的化身”的转变。这种形象的转变和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渗透,是随堂吉诃德三次出游“润物细无声”地完成的。

想了解堂吉诃德的这种人文思想的来龙去脉,必要先了解下他的“父亲”塞万提斯以及那个波澜壮


阔的大航海时代。塞万提斯,西班牙人,全名米盖尔·德·塞万提斯· 莎阿维德拉(1547-1616)活了69岁,死于“水肿病”。其实也不是病。应该说是一种肾病的临床表现。现在打上几针,注意饮食。基本能痊愈。不过在那动荡的时代,69岁绝对高寿了。“动荡的年代”里西班牙其实是相当相当的NB的。十六世纪上半页,意大利小哥——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勇敢向西,向西,再向西。航行了76天,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位勇敢的小哥一度认为他发现的是“东方印度”(当时去印度必须走被葡萄牙占领着的“好望角”,他认为自己找到了捷径)。西班牙女王的这次投资获得了超过她想象力的财富!接着西班牙征墨西哥、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鼎盛时西班牙每天有一千多艘商船航行在大西洋上,这个曾经的农业小国,翻身成了世界的主宰。典型的暴发户。暴发户的轨迹往往很相似——在狂妄了几十年后,这个膨胀了的小西进一步触摸南天门。在飞利浦二世的带领下打土耳其、打葡萄牙,还组织了“无敌舰队”去打英国。结果,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国内由于连年战乱,国库空虚,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暴发户的贵族阶级鱼肉百姓,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这对人民来说是悲惨的,但是烈火和岩浆往往能衍生出金矿石。社


会混乱、人民困苦催生出深刻的文学创作和繁荣的精神文化。《堂吉诃德》便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横空出世了。

其实出世也未必横空。该书创作近20年。据说第一部是在塞维利亚的监狱里动笔的。是的,监狱里。可怜的塞万提斯这个不幸的孩子。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中。打过海战,左手残疾。回国途中被海盗掳去(比文天祥还倒霉)。被赎回后生活困顿。写过剧本、做过公务员(收粮、收税)。结果这个小公务员还被人诬害,两次锒铛入狱,时间大约在1597年左右,也就是开始创作堂吉诃德的时间。第一部成书后一直到了1614年,第二部才写了59章,据说他忽见别人所写的续集已出版,这才赶紧写完第二部,1615年出版。 出版后第二年他就“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如此看来我对此书的感觉不无道理。想想,20年的光阴,谁的思想能一成不变?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特“逗笑”的小说——堂吉诃德的洋相百出、桑丘的市侩俚语着实让人捧腹喷饭。堂吉诃德三次出游:第一次单枪匹马,出师未捷身先伤。第二次是比较逗笑的一次。他和“骑士忠实的侍从”桑丘处处碰壁、处处闯祸,战风车、冲羊群、放囚犯。他力图锄强扶弱,但每次的回报总是被拳打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9caa1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