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试卷及答案

2022-10-06 23:04: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气象防灾减灾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减灾,防灾,试卷,气象,答案





防灾减灾试题

满分100



一、填空题(20题,每空1分,共30分)

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防御原则和目标、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3、经批准的人影作业站点,必须调查和掌握高炮、火箭射程范围内的城镇、厂矿企业、村庄等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情况,绘制安全射界图。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

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5、发生跨省级行政区域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化国务院决定启动相应的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6、民政部门应当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开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并按照规定职责核查灾情、发布灾情信息。 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水利主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主要河流、水库的水量调度,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7《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首次以国务院规范文件形式明确了气象灾害从预警到响应部门联动的职责,确定了地方政府建立气象灾害政府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任务。 8《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目的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9、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点、回收弹壳,统计故障弹,上报作业情况,对高炮、火箭发射架进行维护、保养,并存放于库房中。

10、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工作,规范检查内容,制定检查提纲。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责令限期整改。

11、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

12、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培训,要有面向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 训计划。

13、在避难场所以及附近的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 所。

14、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要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包括相关人员的日常管理、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维护管理等。 15、建立气象减灾工作档案。建立包含图片和文字的规范、齐全的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档案,以便查阅。

16、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17、按照集约化思路,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实现多站合一。

18、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要有一名信息员。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农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

19、火箭弹携带催化剂,发射到云体内指定部位,对云体进行增雨防雹播撒式催化作业。

20、禁止对火箭弹自行拆卸、解剖和敲打。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二、选择题(单选50题,每题0.5分,共25分) 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大学生起施行。 (A ) A201041 B201051 C201141 D201151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不包括大学(C ) A、台风、大风(沙尘暴) B、低温、高温 C、山洪、泥石流 D、冰雹、霜冻

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大学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护林和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A ) A、大风(沙尘暴)、龙卷风 B、台风

C、强对流天气 D、洪涝灾害 4《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大学 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 )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5、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大学负责。(C ) A、市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B、市级以上地方建设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建设主管机构

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大学 规定。 (C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大学 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C )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8、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大学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B ) 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 C、当地气象台站

D、当地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9《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应由大学组织。 (B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0、对于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或在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应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大学罚款。 (B ) A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 11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十有”原则是什么?( A ) A、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B、具有气象专业人员、具有气象服务方案、具有气象指标体系、具有气象服务平台、具有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小气候服务示范田块、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C、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具有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D、具有气象专业人员、具有气象服务方案、具有气象指标体系、具有气象服务平台、具有气象适用技术、具有小气候服务示范田块、具有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具有“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信息反馈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12、三农是什么? B A、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体系

B、农村、农业、农民

C、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D、农气、农业、农改

13、用3 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C A、村、村、村 B、乡、乡、乡 C、县、村、村 D、县、乡、村

14、成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领导小组会议,负责组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B A、气象局局长 B、政府分管领导 C、政府主管领导 D、农牧局局长 15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要遵循“多员合一”的选择。B A、专职人员 B、多员合一、一员多用 C、精挑细选、具备气象知识 D、选村干部、不选村民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16、灾害风险区划、防雷示范点的责任主体是省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科普宣传等工作的责任主体省级。 A A、省级业务单位,县气象局 B、县气象局、县气象局 C、县气象局、市气象局 D、市气象局、省级业务单位 17、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建设的八有标准是什么?

A

A、具有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具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具有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具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具有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具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具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计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B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具有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具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具有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具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计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C、具有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具有气象防灾减灾专业人员、具有标准化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具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具有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区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具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计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D、具有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具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具有标准化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具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具有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具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具有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发布平台、具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反馈机制 182013年,省、县地方政府按照1:1的比例配套建设资金,并将不低于10万元的运行、维持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列入年度基本支出预算。 (D ) A1:1,20 B2:1,10 C1:1.5,20 D1:1,10 19、气象信息发布网络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县气象局,规范标准和运行监控系统建设责任主体为省气象局。 B A、县气象局、县气象局 B、县气象局、省气象局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市气象局、省气象局 D、省气象局、省气象局

20、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提出,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六个有”是什么? (B ) A、有固定场所、有农业气象监测设备、有信息员、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B、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C、有领导机构、有信息员、农业气象专业人员、有监测预警网络、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

D、有固定场所、有领导机构、农业气象专业人员、有监测预警网络、有应急预案、有科普计划 21《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工作原则规定把省气象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 (B ) A、保障社会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C、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

D、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 22、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灾害发生地省气象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B ) A、气象部门 B、人民政府

C、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D、民政部门

23、当启动雷电、冰雹应急响应后,省气象负责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A ) A、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B、民政部门 C、施工单位 D、公安部门

24、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台风灾害Ⅰ级预警是指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省气象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A ) A、强台风、超强台风 B、有强热带风暴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台风

D、热带风暴 25台风是指生成于省气象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 C ) A、东太平洋和南海海域 B、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 C、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 D、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

26、台风、暴雨、干旱引发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渍涝灾害、台风暴潮、干旱灾害等水旱灾害,由省气象负责指挥应对工作。 (A ) A、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B、国务院 C、国家气象局 D、国家减灾委

27、当发生气象灾害时,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省小时内及时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在灾情发生省气小时内,通过决策服务平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C ) A24 B12 C26 D14

28、按照《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要求,当灾害在全县省气象以上地区发生时,可以填写‘全县范围’‘所有乡镇’,否则按实际发生灾害的乡镇名称填写。 (B ) A1/2 B2/3 C3/4 D4/5

29、特大型气象灾害是指因灾死亡省气象人(含)以上或者伤亡总数省气象人(含)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省气象亿元(含)以上的气象灾害。 (A ) A100 300 10 B50 200 5 C30 100 10 D20 50 1

30、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所规定的灾害类别。 (B ) A、台风 B、暴雨 C、大风 D、冰冻

31、当发射控制器电压表指示或用电表测量工作电压小于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定值时,必须给电瓶充电或更换电池;不使用时,可省气象 给电瓶充放电一次;充电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B ) A、每半月 B、每1 C、每2 D、每3 32出现哑弹时,关闭电源,待省 分钟后,才能卸弹;( B ) A3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

33、当发射仰角大于省 时,火箭操作手及阵地附近人员应注意顶空安全,防止弹体伤害。 ( C ) A50° B60° C70° D80°

34、火箭弹上架时调整发射架仰角至适宜装填的位置,操作人员站在发射架省 (B ) A、后方 B、侧后方 C、左边

35、根据《气象法》的有关规定,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必须使用符合省 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遵守作业规范。(B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求的;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求的。

36、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省 亿吨以上。 ( B ) A500 B600 C700 D800

37、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人工防雹保护面积由目前的4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省 万平方公里以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明显提高。 (B ) A51 B54 C61 D64

38、县政 府组织编制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影响分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防御体系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置、气象灾害调查评估、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方案。B A、县气象局 B、县政府

C、县政府和县气象局 D、县气象局和县农业局

3995% 发文并出台实施细则,开展乡镇、中小学校、重点企业,人员密集的车站、广场等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A A、政府 B、气象局

C、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D、气象局防雷中心

40、灾害风险区划、防雷示范点的责任主体是省级业 ,相关县气象局配合;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科普宣传等工作的责任主体县气象局,省 服务技术指导。 C A、县和市气象局、省气象局、省级业务单位、省气象局 B、市气象局、县气象局、县气象局、省级业务单位

C、省级业务单位、县气象局、县气象局 、省和市气象局 D、县气象局、省和市气象局、县气象局、省和市气象局 41、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应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危险区设立警示牌。 B A、风险地图 B、警示牌

C、红黄交替闪烁的警示灯 D、禁止通行路标

42、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气象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C A、当地气象部门

B、当地应急管理部门

C、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 D、当地政府

43按照《全国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要求,在进行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前,应以象部或更高分辨率的地形图为底图,统计和标明本地区符合普查技术方案定义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列出编码清单。 D A1:5 B1:1 C1:3 D1:5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44按照《全国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要求,泥石流、滑坡点普查信息细化到象部单位。 C A、县 B、乡镇 C、行政村

45 按照《全国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要求中小河流洪水的普查信息细化到象部单位。 B A、县 B、乡镇 C、行政村

46 中小河流指流域面积大于象部平方公里小于象部平方公里的河流。 B A200 2000 B200 3000 C100 2000 D100 3000

47、山洪隐患点选取方法:按照流域水系地图,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沿主河道选择人口超过象部人且(可能)发生淹没灾害的村(镇)作为隐患点,向上游延伸至象部,向下游延伸至象部。。 C A30 ; 最近一个没有可能淹没的村落 ;流域边界 B30 ;流域边界; 最近一个没有可能淹没的村落 C50 ; 最近一个没有可能淹没的村落 ;流域边界 D50 ;流域边界; 最近一个没有可能淹没的村落

三、选择题(多选20题,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1.5分,30分)

1、违法使用未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许可使用的或超过保存期的人雨弹、火箭弹,应追究气象部的责任。AB A、当事人 B、主管领导 C、指挥人员 D、作业人员

2、空域记录是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对气象部等有关事项的详细记录。 ABCD A、空域申请 B、批复

C、回复 D、空域动态 3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禁止以下哪几种行为气象 ABC A、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

B、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禁止使用年检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者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D、禁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需要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4操作人员在使用火箭弹时气象部 ABC A应穿防静电服、两手触地除去身上静电。

B 检查火箭弹是否完好,外观无损伤、零件无脱落、结构无松动。

C 使用时要登记火箭弹编号。 D 用带电仪表测试火箭弹电阻。

5、作业空域 经飞行管制部门和航空管理部门批准,气象部在规定时限内实施作业的空间。 ABC A、高炮 B、火箭

C、飞机 D、地面发生器

6、在《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3号)中提出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村为单位查明农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以村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图。”此项工作的推进思路是什么?

AB

A、县级负责本县主要农业及气象灾害的详查。 B、省、市气象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编制区划。 C、市、县级负责本地主要农业及气象灾害的详查。 D、省气象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编制区划。 7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是什么? ACDEG A、构建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机制

B、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服务体系 C、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 D、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E、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F、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G、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

8、县气象局要积极开展“直通式”服务,与农民专业合作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等建立“直通式”联系,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ABCDE A、农民专业合作社 B、农机大户 C、家庭农场 D、专业大户 E、涉农企业

9、为了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出去,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各级气象局部门要将本地党等决策服务用户以及气象信息员手机号码纳入气象灾害预警免费短信平台。 ABCD A、本地党政领导 B、防汛责任人 C、地质灾害责任人 D、中小学校长 E、学生及家长 F、社区居民

10、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气象部等内容。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C、预防与预警机制 D、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11气象信息服务站负责为农民提供农民专 ABCDF A、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B、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C、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D、农村气象科普宣传 E、网络视频聊天环境 F、气象设施管理 G、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

12、下列有权向具有资质的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颁发的资质证的有气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自治区象主管机构 B、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D、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13、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 A、有法人资格

B、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C、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D、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E、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14、国家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原则是。 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B、预防为主、科学高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依法规范、协调有序 D、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E、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15《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气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A、灾害性 B、关键性 C、转折性 D复杂性

16、气象部门建立以 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 A、社区 B、乡镇 C、村镇 D、县(市、区) 17、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应当包括气 等。 A、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 B、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 C、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 D、发布机关

18、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暴雨灾害Ⅰ级预警是指气 A、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天气

B、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

C、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暴雨天气 D、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特大暴雨天气

19、对灾情数据的审核,应从气进行审核。 A、数据格式 B、数据准确性 C、数据时效性 D、数据代表性

20、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气 等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A、微小尘粒 B、烟粒或盐粒 C、微小水滴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D、冰晶

四、判断题(共30题,每题0.5分,共25分)

1、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检查中发现过期、破损人雨弹、火箭弹,应交予市级气象主管,由市级气象机构机构组织销 毁。 (×) 2、《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工作需要确需进行调配的,跨省(区、市)须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 (×) 3、在非作业期间,人雨弹、火箭弹应当由地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组织清点回收。 (×) 4、火箭弹严禁在强磁场中存放,避免静电或射频导致误发火。 (√) 5、装弹人员装弹前应释放自身静电,并关闭手机。(√) 6、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在没有防雷设施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重点村建设防雷工程。 (√) 7、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是根据各种实时观测资料(大气、土壤、作物),结合灾害指标,分析判别灾害发生与否。灾害种类不同,关注侧重点有所不同。 (√) 8、提升直通式服务质量有效途径是,县级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要联合开展农田调查、农业气象会商,共同制作和发布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切实提高直通式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9、为进一步明确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和服务重点,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 向农业生产一线调研活动。 (√) 10、县级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至少有两名专职人员开展农业气象服务,负责为本地农业生产及时提供气象专项服务和技术支持。 (×) 11“三农”专项实施县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必须自建一块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田。 (×) 12、根据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十有”原则,实施县要开发安装一个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品加工制作、信息管理、产品分发等。 (×) 13“三农”专项建设要求:县气象局促成县政府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每年召开1-2次领导小组会议。(√) 14、农业气象情报属于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小麦物候期预报属于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小麦干旱综合防御属于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 15、只“三农”县气象局建立专家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制定联盟章程,完善制度,建立联盟运行的长效机制即可,其它气象部门无需开展此项工作。 (×) 16、当启动台风、大风应急响应后,防汛部门负责根据风灾风险评估结果和预报的风力情况,对受灾群众进行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17《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出,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18、当各种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Ⅳ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的,应及时启动Ⅲ级响应。 19、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20、根据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当发生小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21、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所有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 22、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23、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24、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组织和个人应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5、气象部门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应加强天气监测、组织专题会商,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随时更新预报预警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各地区、各部门的需求,提供专门气象应急保障服务。 26、对于跨月发生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上报上月灾情月报时只填写当月的灾情,灾害的结束日期填写当月最后一天的日期,但在下一个月上报时应按完整的灾害过程上报。 27、按照《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要求,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暴雨、雷电、大风、冰雹同时出现,并明确主要致灾灾种为‘暴雨’,本记录“灾害类别”字段中则填“暴雨” 28、按照《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要求,当填写“灾害类别”字段时,如同时伴随其他类别灾害,则该字段只填写最主要的致灾灾种名称。 29、如某年某地的春旱,通过查相关的降水资料确定3月中旬至5月下旬降水偏少,则春旱的开始日期为315日,结束日期为531日。 30、当灾情数据为多种灾害类型共同造成,且灾情数据无法细分至各灾种时,则将灾情数据填报至造成损失最大或影响最大的灾害类别中。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9f0dda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