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要学礼法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什么

2022-05-26 04:06: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女子为何要学礼法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什么》,欢迎阅读!
三从四德,礼法,古代,女子,为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女子为何要学礼法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什么

导语: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



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 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妇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但妇女屈从由来已久,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出示字体);《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 天官 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未嫁从父



有多重含义——听从、随从、服从、跟从等意思。被要求遵从三从道德的妇女不能自专、自主,必须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未嫁从父就是要求没有出嫁的在室女听从父家长的话,不违父命就是事亲孝”(“按照孔子的解释是指父母双亲,但又说资于事父而孝母”);女儿孝顺,除了日常生活照顾周到,还要在父亲遇危难时挺身而出,像西汉文帝时淳于缇萦说服文帝废除肉刑,使父亲免于罪;东汉曹娥为救落水的父亲被淹死(史载有曹娥碑

生活常识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a9a96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