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2022-12-03 15: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欢迎阅读!
古诗文,方法,教学

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浅谈教学古诗文的三种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古诗文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而在中考中,古诗文的分数在20分以上,可见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对古诗文教学颇有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知人论世法;语境推求法;联想补充法;推动教学 一、知人论世法

社会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如果我们想深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社会背景。就拿唐朝来说吧。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社会发展极其迅速,人们安居乐业。诗人的作品里大多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到了晚唐,尤其是安史之乱,诗歌中则大多表现郁郁不得志的感情,或者忧国忧民的情感。由此可见,知人论世的方法很有作用。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流传千古,很多学生可以倒背如流。诗中写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只看出了李清照对项羽的赞美。熟悉社会背景的读者才能了解另一层深意。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杭州,照样过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不思收复失土。联系时代背景,我们理解了蕴含在诗中的另一层意思:中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王朝不思收复失土的讽刺。

二、语境推求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0abcc9a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