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阅读及答案】韩《观斗鸡偶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11-27 03: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阅读及答案】韩《观斗鸡偶作》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答案,斗鸡,阅读,赏析,诗词

【诗词阅读及答案】韩?《观斗鸡偶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观斗鸡偶作 ?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注释】①韩?844914?),晚唐诗人。②枭,猛禽名,即猫头鹰。 1.这首诗塑造斗鸡怎样的形象?(5分)

2.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面上描写斗鸡,实际是影射讽刺唐末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你是否认可这种观点?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作品内涵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塑造了在人供养下身强体壮,神采奕奕却不知报答人养育之恩,也不能抵御外来侵扰,只知处心积虑对待同类的可恶的斗鸡形象。

【分析】抓住诗歌中报稻粱恩、 金距、 花冠、 枭鸣、同群等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2.我赞成这种看法。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用斗鸡影射割据一方,只知对内争权夺利、残民逞强,却不思对外抵抗异族侵扰的藩镇军阀。作者身处唐朝走向末路的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现象十分严重。首句 何曾解报稻粱恩?严正地谴责藩镇势力的忘恩负义,他们根本不知报答养活了他们人民;第二句写出藩镇在国内争权夺利,为了一点利益就像斗鸡一样以金距、芥羽伤人;而在外来的侵扰枭鸣于国土之上、危及社稷时,他们却无意过问。这首诗成功运用象征手法,所托之物物象鲜明,所言之志情激语愤,显得内涵颇深,耐人回味。 赏析:

斗鸡这种游戏,盛唐时即有之,而到了晚唐,则更为有闲人喜爱。韩?观看斗鸡,鸡鸡相残的形象深刻触发了其胸中积郁,便写成了这首讽指颇广的绝句。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成功地运用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社会,从而扩展了诗的容量。 当代诗人艾青曾说过: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这首绝句通篇用相斗之鸡来象征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尖锐而辛辣地嘲讽和鞭挞了他们只知对内争权夺利、残民逞强,对外却不思抵抗异族侵扰。首句何曾解报稻粱恩?落笔便严正地向毫无人性的藩镇势力发出质疑,说明人民以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养活了他们,但是他们却根本不思、也不解报恩,这就写出了藩镇势力的忘恩负义。次句金距花冠气遏


云是极写藩镇势力的好斗性。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不措在最大限度上以金距、芥羽伤人;为了压倒政敌,他们往往会因些须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宛若花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这里可以看出,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的是藩镇势力对内的表现。诗的后两句则着重写这些藩镇军阀对待外来侵略者的态度。对内,他们是寸土不让,寸权必夺;然而,当外部敌人枭鸣于国土之上、危及社稷时,他们却无意过问。他们惟一的本事,就是处心积虑地用芥羽等暗算手段去伤害对方。总之,这首诗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藩镇势力的气焰和心灵进行了雕镂。由于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所以,所托之物物象鲜明,所言之志情激语愤,显得内涵颇深,耐人回味。

这首诗在题材的选择、构思立意、意境创造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它在历代咏鸡诗中,成为百鸡图中之佳作,广为传诵。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148822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