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

2022-12-01 18: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欢迎阅读!
古诗文,意象,赏析,鉴赏,诗歌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意象是象与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诗歌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调的,有的是多个的。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 孤独沙洲冷。 ”词人的迷惘心境正是由 “缺月” “疏桐” “幽人” “孤鸿” “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



幽篁里,抚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 “孤琴” “长啸” “明月”等组成了幽静绝俗的境界。



只有在感知并意会意象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境界,感知诗人感情,领悟诗歌要旨。诗歌中常有的意象种类是:



一、并列意象。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人从情落笔,先用“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言情,而后



用山中的落果和鸣叫的草虫来衬着诗人心情的悲痛, 这两个意象扣和前两句的 “独”和“空”的处境,对诗人由此而来的“悲”情,读者才会有确实的理解。对此类诗



词中若干意象的理解是没有孰轻孰重之分的,这种诗词的鉴赏要兼备诗歌中的各个意象,注意每个意象组合起来的共性。



二、宾想法象。唐代钱起的诗《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中出现的意象除幽竹以外,还有黄鸟,辛夷花和杏花。诗中意象虽多,但幽竹是主要意象,诗歌的要旨是经过幽竹表现出来的。黄鸟、辛夷花和杏花对幽竹的出现起着铺垫和衬托作用,是次要意象。理解这种诗词,第一要学会从若干意象中抓住主要意象,而后剖析主要意象和次要意象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感知剖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或思想。一般来说,诗人借以表达要旨或感情的意象就是主要意象;别的,诗词在表现某个形象时,除了靠描绘外,有时还用衬托、对照等手法。在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时要分清哪些意象是用于衬托、衬着主要意象的。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三、背景意象。诗歌中有好多意象,但此中一些意象只做了此外的意象的背景。刘禹锡最喜悦的作品《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这首诗中的“野草花”和“斜阳斜”就是背景意象。诗歌中飞燕的形象甚是鲜活,这是一只从草长花开的朱雀桥上飞过,又进入斜阳斜照的乌衣巷,去搜寻以前的家园的燕子。诗歌中的朱雀桥和乌衣巷这两个意象不过燕子活动的环境背景。诗歌一开始就把我们的眼光引向野草野花丛生的桥上以及斜阳斜照的巷口,“野”字和“斜”字不不过点了然意象的特点,并且突出了风景的偏僻和暗淡。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就巢的飞燕进入百姓人家才令人们理解,原来的王谢豪门现在居住的已经是一般的百姓人家了,这样就给予了燕子历史目睹人的身份了,诗歌的要旨也就清晰了。一般来说,在乎象采用上体现出既有静态意象,又有动向意象的诗词,就有可能属于此类诗词,并且静态意象一般是做背景的。

内容总结



1)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意象是象与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 2)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剖析

意象是象与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3)诗歌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

4)有的是单调的,有的是多个的

5)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6)王维《竹里馆》:

独坐 幽篁里,抚琴复长啸

7)诗歌中常有的意象种类是:

一、并列意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3b199e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