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

2023-09-18 08: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欢迎阅读!
学习方法,数学,总结,经典

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

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

训练学生,一要“敢”提问题;二要“会”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时为此,他不惜“设套”去“诱导”学生。

把学习和中考高考成绩拴在一起,又不肯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道路(因为走“这条路”对于教师确实艰难),便只能采取“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

不高明的老师累学生,高明的老师累自己。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会感到数学的乐趣,领略到数学的美。

是老师自己先跳进题海、吃透题海、驾驭了题海,才把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游泳了呢?

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

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你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

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为什么把整数和分数的总称叫作有理,这是翻译上的一个差错。“rationalnumber”,日本人把它译为“有理数”,我们又从日文中把它移植过来。“rationalnumber”是指可以被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分数是整数之比,如4/74∶733∶1“rationalnumber”。华罗庚说的,读书应有个过程——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规律。

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比如,专心听讲,专心的标准是什么?精神集中,不走神。只把精神集中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建议学生这样听讲:一个概念提出来了,不妨试着自己先给它下定义;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


解出它。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这样听课,才会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在他的课上,基本上是先出题,写出公式,然后让学生讨论,上黑板演示,老师在一旁点拨,让学生学会寻找规律。育人活动是一个周期较长,见效慢的过程,既不可以"立竿见影",更切忌急功近利,长周期的实验需要的是教师优良的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

生源的差别不应该成为影响教育成果的首要因素,教育最讲究因人而异,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能够成为栋梁之才。

他从不单纯抓智育,而是从系统论出发,德智体一起抓,互相促进。从德上抓学习动力、为人之本,从体上抓学习本钱,所以他的学生个头都比别的班高。在他眼中,德与体对人发展的价值并不比智低,也不是智可以替代的。

育人第一,知识第二,高考其次,这才算摆正了位置。

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不能忽视回顾总结工作,他说即使相当优秀的学生完成作业后,迅即关上书本去寻找别的事干,然而他们失去了大有收益的机会--顾、总结、反思,只有掩卷反思才会有所发现和优化,一旦规律形成,数学知识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或是冷片望而生畏、杂草丛生的沼泽,而有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离天不过三尺三之感!

探索事物存在的原因,不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只会摘取果实的人,懂得学会播种才能收获果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各抒己见,展开争论。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活动展示的过程,提示概念形成过程、定理的发现过程、结论的推证过程,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关键。老师认为:老师给学生讲题,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而讲不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道题会做了,换一道题不知怎么想,必然导致崇拜多多益善,崇拜题海战术,而且学生总会认为老师高明,这么漂亮的解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474965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