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藏嘉揭秘为第一套人民币题词的人

2022-04-06 22:2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民币藏嘉揭秘为第一套人民币题词的人》,欢迎阅读!
人民币,题词,揭秘

人民币藏嘉揭秘为第一套人民币题词的人

说到陈达邦,可能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是说到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知道他的人应该就多了,这位民族英雄毕业于黄埔军校,为了掩护部队的伤员而被捕,被捕后日军对她进行了残酷的严刑逼供,其手段极其残忍,但她未吐露过对国家不利的任何一件事,而藏嘉今天要介绍的是这位民族英雄的丈夫,他应与妻子共同被人记住。

人民币藏嘉小编要介绍的这位陈达邦,有些人可能对他不陌生,1900年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在长沙求学。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在湖南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达邦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并在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中共党组织决定派陈达邦等一批革命意志坚定的青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达邦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丈夫,知之者多多。而陈达邦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券面汉字题写者,却是知者寥寥。因此人民币藏嘉小编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他。

陈达邦有了“黄埔”和赴莫斯科求学的人生旅历,有幸与四川省宜宾县的赵一曼(赵一曼姓李名坤泰,李淑宁是她在宜宾读书时的用名,李一超是她在报刊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赵一曼是她在东北抗联时的化名)相识、相恋、相爱在莫斯科。陈达邦的五哥陈岳云,早年在长沙开办纸印公司,北伐开始后迁武汉。抗战爆发后武汉沦陷,陈岳云的纸印公司迁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更名“中国印刷厂”。陈岳云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据人民币藏嘉小编得知,在重庆印刷界颇有影响。陈达邦回国后辗转来到重庆,在现有条件下采用在苏联、法国学到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质量,使“中国印刷厂”的客户日益增多,业务不断扩大。在祖国西南重庆的陈氏兄弟,其印刷名声播散海内。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吴玉章联名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推荐陈达邦。经批准,陈达邦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刷局,任综合科科长,负责人民币印刷工作。

其中还有人民币藏嘉觉得颇有兴趣的一个故事毛泽东审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的人民币票版设计和印刷方案后提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汉字排列顺序,应把从右到左改为从左到右;票面上不要印自己的像。周恩来对券面图案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可是对票面上的文字没有任何指示。南汉宸带着印刷局长直接向周恩来请示,周恩来说:“钞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马虎不得。”南汉宸当即提出,当前还没有更为合适的字体,最好还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南汉宸的意见,得到周恩来的许可。

当苏方技术人员收到中方的人民币样版之后,经检验认为中方设计不合技术要求,必须重新制版才能印刷。关于苏方技术人员改版问题,叶季壮请示国内,周恩来签发的电报说,同意在中国技术人员协助下,由苏方人员重新制版。可是,在苏方人员重新设计制版过程中,新版人民币采用的汉字题字没有墨稿,无法制版。经请示国内,答复: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可由技术人员作灵活处理。于是,具有魏、隶书法功底的陈达邦,题写了新版人民币券面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在内的所有需要更换的汉字书法字体。

在人民币上题词在小编看好像是一个家庭门口挂的对联一般,后者装点的是一家人,其天光增彩,现其风骨,而前者则装点了一个国家的门面,人民币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人们随身携带,并应该说最常用的东西了吧,自然也要透过其中看到中国的风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5f6a1e172ded630a1cb6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