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文化

2022-04-28 20:0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松柏文化》,欢迎阅读!
松柏,文化

松柏文化

1、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志士文人,歌以赞松,诗以咏松。赞松之庄重肃穆、傲骨峥嵘;咏松之历寒不衰,四季长青。

2、松,为百木之长,耐贫瘠,阴处枯石缝中可生(黄山奇松为证),傲霜雪,四季长青而不凋零,象征不渝和永恒。

3、松,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寿享万年,常言道:千年龟,万年松。我国民俗祝寿也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辞。

4、宋.仲皎有诗《静林寺古松》为证:"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

5、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爱松、敬松,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松坡杂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艰难时松使人顽强,顺利松使人振奋。荀子《大略》中言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宋代大文学苏东坡一生酷爱松树,少年时代,他年年都要栽植松树,十余年间,亲手栽的松树多达数万株。《东记》中有"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的记载。被贬黄州时,他以老农自居,在住所周围栽松,以"处处松木郁盛"引以自乐。宋.张玉娘《望松岭》中:"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青兔丝,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欲试烈士心,请看松下枝。"


7方志敏《对联》中写道:"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陈毅元帅有诗一首《冬夜杂咏》赞扬松之高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聂荣臻元帅对松柏情有独钟,在他居住的院子里处处都是挺立的松柏,就连室内墙上挂的国画也全是松柏图,80岁生日时,还自题"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的联句。

8、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冯友兰教授寓居北大燕南园30余年,庭院内有松3棵,于是命其居室为"三松",以铭其志。松树象征着坚韧、顽强、不渝和永恒,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

9、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陶铸也写松树的风格等等。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在书画、器具、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仙壶集庆(松枝、水仙梅花灵芝等集束瓶中)。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8af23af8c75fbfc67db2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