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赏析

2023-05-18 22:0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煜《相见欢》赏析》,欢迎阅读!
李煜,相见欢,赏析

李煜《相见欢》赏析

赏析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这首词是李煜降 宋之后所作,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无言”而又“独上” ,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 “斯人 憔悴”的孤影。 “西楼”,是斯人对景伤怀之处。由“无言 独上西楼” 的描写,已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 心境之萧索。 俞平伯先生指出: “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 ”(《读词偶 得》)首句为整首词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染上一层凄凉暗淡 的底色。“月如钩”,点明时间是夜晚。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 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之景。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点明季节是秋天。这是俯视之景、地面之景,是使人愁 而更愁之景。“寂寞”与首句的“无言” “独上”相应。 “寂 寞”者,非梧桐深院,乃人也;被“锁”者,非“清秋” , 亦人也。人间秋色, 无所不在, 如何能“锁”住?这一个“锁” 字,是传神之笔, 是词中人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所产生的主观印象。被锁于深院之


人,悲愁无尽,只有“清秋”相对,怎能不深感寂寞?

上阕三句,首句写出词中人“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 二、三句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孤独的身影融于凄清的景 色中,寂寞哀愁之情一句更甚一句。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 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写的全是词中人的眼中之景, 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

这里虽未出现“愁”字,

但不言愁而愁自见,下面所要表达的离愁已呼之欲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因“丝”与“思”谐音,以丝喻相思、愁思在古典诗词 中常见。这里暗用丝做喻体,却更深一层,翻出新意。这三 句是说,离愁之萦绕心头,如丝之千头万绪,但丝还可以用 快刀斩断,而离愁却无法割断,乱丝还可以理顺,而离愁却 愈理愈乱。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 思之纷繁和难解,比单纯谐音取义更胜一筹。只有对离愁确 有体验、深有感受的人,才能将离愁说得如此真切,如此深 刻。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番”,即一种。这是一句不借助比喻的白描,似乎 并没有说清离愁到底是什么滋味,却道出对“离愁”的滋味 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真实感受。此句饱 含辛酸,是极沉痛的伤心语。

下阕四句,点破题旨,直抒离愁。

人们往往联系李煜身经亡国之痛的遭遇来评析这首词。 如黄?N


先生指出:“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诗人把抽象 的难以言状的“离愁”写得很形象,道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 生感受。以“剪不断,理还乱”为喻,是形象地描绘离愁的 绝妙之笔。结尾一句写离愁“别是一番滋味” ,也是绝妙之 笔。即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 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这首词写情极 其深切而自然,语言朴素如同白话,毫无雕琢痕迹,这既出 于词人的才华,更是其真情所致。

词中的语句常为后人所用。 “剪不断,理还乱” ,现在用 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现在人 们常说“别有滋味” “别有一番滋味” ,即由“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而来,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 的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9952de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