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2023-02-11 03:4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欢迎阅读!
运营管理,地铁,探讨,实践

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当下,很多地铁公司在进行地铁运营管理的时候,其信息化定义都非常广泛,不仅需要对人力、财务以及相关合同进行管理,还需要对乘客信息系统、路线管理指挥系统以及自动售验票系统等一系列运行系统进行管理。现如今,很多城市虽然开发了地铁项目,但却并没有完全形成地铁网络,从规划到实施再到成本控制,上述系统管理与另外一些机电系统一起进行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管理作用。本文就对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地铁运营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使地铁运营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探讨;实践 引言

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节省地上空间,由于不会和其它交通设施出现交集的情况,所以能够节省通勤时间。正因如此,使得地铁项目不断增多。然而,因地铁的运营环境比较特殊,加之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难度,各种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1地铁运营管理的三大经营理念

在地铁运营管理阶段,地铁运营公司必须要将乘客安全、优质服务、运营成本管理、组织学习、工作人员管理以及运营管理人才培养作为地铁运营理念。这些都是由地铁运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营模式以及目标来决定的。是整个地铁运营公司运营的基础所在。地铁运营公司内的运营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成本方面、安全方面以及服务方面。这三个方面直接表达公司使命、运营环境、完成组织使命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认识。安全是服务的基础,服务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服务与成本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安全、服务、成本三方面投入达到平衡,才能最大程度的取得成效。

2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

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其运营安全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给地铁运营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 2.1人的因素

在地铁运营中,涉及的人员较多,其中既包括工作人员,也包括乘客,在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中,人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也是比较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操作失误、现场处置方式不合理、养护维修不到位,都有可能引起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与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有关。乘客作为地铁运营的主体,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对地铁的安全运营影响较为严重,如上下地铁时拥挤、强行扒开车门、跳下站台等等。 2.2设备因素

地铁是由多个设备组合而成的系统,如车辆系统、轨道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电设备、通信设备等等。这些设备的性能对地铁的运营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若是某个设备的性能下降,或是出现故障,轻则会导致地铁运营中断,严重时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2.3环境因素


地铁的运营环境比较特殊,由此使得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其安全运营的一个因素,自然环境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威胁较大,如水灾、地震、地质灾害等,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只要此类灾害发生,都会引起严重的事故。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1提升公众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

广大公众作为地铁运营的主体,其安全意识的高低,与地铁运营安全息息相关。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公众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大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可将地铁安全宣传纳入到城市防灾教育体系当中,对于青少年,可采取安全讲座的形式,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可以小区为单位,发放地铁安全知识资料。同时,可借助地铁车站内的电子显示屏、车厢内的网络电视等途径,向乘客宣传地铁安全知识。此外,可通过各类媒体对地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3.2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地铁中的设备种类较为繁杂,并且数量较多,为避免因设备性能降低而引起安全事故,必须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首先,在地铁工程建设之初,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购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设备,所有的安全设施必须安装到位,各个系统在投入之前,应当进行试运行,确认稳定、可靠之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其次,为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编制合理可行的检修计划,定期对重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隐患扩大,造成安全事故。

3.3改善地铁运营环境

由于自然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只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从而使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环境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应急预案,该预案当中应包括水灾、火灾、地震、断电等情况的处置措施,同时,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预案进行学习和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找出预案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够妥善处理和应对,由此可以为地铁的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应当避免管理上出现的各种疏漏,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在地铁正式开通运营前,就必须建立其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其次,应当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将地铁运营的安全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安全检查要严格落实,不能只走过场,通过检查应当能够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将各种威胁地铁运营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当中。再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 3.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保证地铁的运营安全,地铁公司应当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使其了解并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运用,减少操作失误。同时,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避免因责任心不


强引发安全问题。此外,地铁公司可适当组织一些技能比赛,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地铁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徽地铁运营管理要有不断追求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创新,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营造和谐的地铁运营。以审慎的商业原则经营地铁,不断强化处理事故的能力,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提升技术水准,提高运营服务质量,满足乘客对地铁安全、迅速、准时方面的要求,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对运营成本予以有效控制,给乘客带来更加优质的乘坐体验,为树立地铁公司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杰.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185-186.

[2]赵金先,王苗苗,张英.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2018,37(02):33-34.

[3]应名洪,钱耀忠.上海地铁网络化运营转型与管理创新[J].现代城市轨道交,2009(06):7-10+5.

[4]姜美静.城轨交通运营可持续发展及管理创新[J].城市轨道交通,2017(02):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b03bf0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