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分析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023-02-19 09:27: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边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分析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欢迎阅读!
中职,边疆,对策,相应,措施

边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分析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摘要:边疆地区中职教育已走进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毕业生自立创业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招生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整个社会必须进一步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不断更新观念。初级中学的课程应有中职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就应培养职业发展的目标。对职业教育有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这样,中职学校招生难,可以得到转变。

关键词:加深中职教育认识 初中课程应有中职教育的内容 转变招生难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在边疆地区已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走向文明与和平的重要环节,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有效的工具。几十年来,职教脱贫,职教致富,所取得的成就不可低估,从城市到农村,创业之星脱颖而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是近几年来,边疆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难、办学难诸问题,已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通过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全社会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从事职业教育的各级行政部门、学校、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专业技术水平程度的提高,必须始终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从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困境中,寻找出路,力求办出特色,办出社会效益。

就社会这一块而言,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理论上认识得太少,实践方面耳闻目睹的东西也不多。他们始终认为,上高中考大学,学而优则仕,才是读书走正道;上职业中学就不是读书,不是走正道。笔者曾调查访问过一些家长和学生,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有的学生考高中,差录取线就那么10分。学校招自费班,有规定每分收1000元人民币,这类学生和家长,他们宁愿缴一万元钱去上自费高中,却不愿上国家资助学费的职业中学。 其根源,还是观念问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理解问题。

普通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在整个社会已是根深蒂固。就说职业中学培养出去的专业技术人才,搞流通的,搞种植养殖的,有的通过七、八年的奋斗,已发展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拥有上百万资产,他们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可是我们不为所动,只要有一线希望,还是要去上高中、考大学。这类学生毕竟希望自己读书成才。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每年毕业生大都在56个班或10个班之间。毕业生也就是300人至500人左右,至少有30%35%的学生考不上高中或不愿上高中。少部分去上省级所属的中专学校,有的去上五年制大专班;相当一部分,再不提要上学读书的事,这类学生满脑子想的是打工,做简单劳动者,早就业,早发财。宣传动员不起任何作用。职业学校为了多招几个学生,不惜动用大量人力财力,跑遍城区乡下各个初级中学招生,可是收效甚微,令人忍俊不禁。一个普通初级中学,毕业中考刚结束,多少个专业学校一齐跑去招生。 生源大战愈演愈烈,而学生却不为所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初等教育开始就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要改革改进初级中学的课程内容,至少从初中阶段开始,逐步认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二、普通教育的教材要改革,应有职业教育的内容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 普通教育这条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其动手能力乃至所获得的收


入不如一个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说我们的职高毕业生,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电子电工毕业的,订单式培养的,毕业后由学校直接送到上海、苏州等大城市一些合资、外资企业、电子厂就业,每个月工资纯收入都在3000以上,春节等节假日能拿到4000多元。自立创业、独树一帜的毕业生,搞物流的,乡村医士种养殖的,通过10多年的奋斗,每年收入均在10万元左右。 普通教育的教材,应适当加进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任何一门知识,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也就是说,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职业教育、理解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教科书,就应该有点职业教育的内容,比如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如何自主创业。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开发,而不是临到毕业招生时靠动员宣传。因此,改革初级中学的课程内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从小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目标,教科书要起到这个作用。

笔者查阅了一套初中阶段的教科书,即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语文课本。 自然,这套初级中学语文课,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道道精神美味,容纳了人类社会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与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培养造就伟大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从职业教育角度看,没有一篇课文以生动的内容、典范的事例告诉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动手能力强、独树一帜、自主创业的时代先锋。那些课文内容所造成的效果,好读,好听,顺耳,但做不了多少实际有用的事情,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属于此,还有第九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只是把人带到那种自私、势利、冷漠的情绪之中。仅有这样的情绪,我们的学生很难激发自立创业的精神和勇气。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而是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种的发展。这些知识是儒家经典,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培养人才不可缺的,但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适应了。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不是靠学富五车而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来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有共同的认识。普通教育从小学开始,初中三年,有些教材内容如语文思想品德政治这些课程,要加进职业教育的内容。 三、普通初级中学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对接口和切入点

边疆地区,一个大县,十几所初级中学,每年初中毕业生3200多人,上不了高中的学生人数35%左右,至少有一千多人。这些学生少部分上了专业学校,可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既不上省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也不上当地职业中学,到哪里去了呢?到省外一些大企业打工去了。一个初中毕业生,一个上过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一些专科毕业生,同去一个企业打工,只要肯使劲干活,不缺旷,服从分工,工资收入基本一样。据笔者亲自实地调查,苏州、上海一些大企业,月工资都在3000多元,何必读书呢?读书无用论在经济落后的边疆地区潜滋暗长,劳动力资源大量外流,劳动力市场准入不规范,甚至各县还成立了劳动力派遣机构。这种就业方式,用不了几年,对当地的危害便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得不到培养,得不到开发利用,流走了,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在一些山区农村,生产更加凋弊,这是一个误区,认识了这个问题的危害性,还得从这个误区走出来。

从整个国民教育考虑,对职业教育要加深认识;普通教育,关键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改进。当然,我们的政府领导、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要认识这个问题、注重这个问题,第一把手要抓,将其摆在重要位置。当地政府可拿出专项资金,在专业设置方面、就业方面、职业发展方面,初中阶段就给予定点定人定


校的组织和指导,给予职业发展的扶持。这样,初中毕业生便可顺理成章地进入职业中学进一步深造,学习专业技能。用这样的策略方式进行管理培养,职业学校不缺生源。当地人才培养起来了,劳动力资源也留得住,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接口和切入点,值得研究。

我们不妨作一个大线条的分析和论证。初中三年级开始,当地政府、教育政主管部门、职业学校,就必须对学生未来读职业学校、职业发展作一些保障性工作,如改变观念、专业设置的组织指导、资金上的扶持等等,或与当地优秀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保障就业。做好这些前期工作,到了这些学生初中毕业,马上转到职业学校就读,进行专业培养,正如国际第三届职业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工作和生活而学习。这样做了,职业学校还会招生难吗?

当然,首先要有政府的支持,特别应该引起国家教育部的关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研究所专家学者的重视。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初三分流,也不是政府行为招生,而是初级中学教育教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改进。

一所职业中学,可以同时与56所初级中学合作办专业班,将不愿上高中、不愿升学的那一部分学生都纳入职业专业班管理。他们照样能完成初中学业,只是另加了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根据学生爱好、特长并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组织专业班上课,培养职业技能,学习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政府拿钱)。这些学生,初中三年级开始,就已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就这么做,长期做下去,职业学校的生源将会源远流长,不断壮大。对于整个当地社会而言,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起来,当地优秀企业、新兴产业、劳动力资源不外流,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这是值得下力气、下功夫去办好的事情。

有了一个好的对接口和切入点,生源有了保障。作为职业学校,从上到下,领导老师,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至高点去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去培养指导我们的学生。要研究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研究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老板型人才,培养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人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改变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讲得十分透彻。城市化、商业化的发展不可阻挡,生产资料、土地、河流、矿山等被少数人拥有,袭断,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从而推进了城市的发展。

中职学生要让他们懂得这个道理。中职毕业生都会成为城市化建设的生力军,最终要卷入到城市中来。巨大财产的拥有者、大宗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将不断出现,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独树一帜的创业者,将步入那个行列。 有了这样的认识,招生难将成为过去。边疆地区职业教育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从现在起,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认真思考,引起上级各教育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并给予支持,做好初级中学教材改革问题、初级中学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结合问题,职业学校招生难自然会得到根本解决,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39ca7d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