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永不褪色的旗帜

2023-02-16 22: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十四课 永不褪色的旗帜》,欢迎阅读!
褪色,旗帜,永不,十四

第十四课 永不褪色的旗帜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中国共产党性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庄严使: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二次历史性飞跃

①、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4、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被写进党章,②理论成果: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③历史意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一五计划的成功,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④主要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邓小平理论,

1997年十五大被写进了党章,

②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③主要内容: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作用:反映了全党的意愿,人民的意志;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进一步开创社会追现代化建设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⑤,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⑥、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江泽民)①进一步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①、2002年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进党章,

②、“三个代表”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问题):进一步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三个代表”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三个代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分别是什么?—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及作用: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强大的理论武器。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9“三个代表”的意义“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10科学发展观:

2007年党的十七大被写进了党章,

②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要问题,

③历史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具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④,含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⑤,怎样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1①,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12、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②、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 ①、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15、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根本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怎样理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 ①、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④、能实现人民群众人根本利益。⑤、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9“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经济建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2)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3)改革开放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5)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

2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原因: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21、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5574f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