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火爆异常背后天价收费涉嫌炒作亟待整治

2022-06-16 00:1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火爆异常背后天价收费涉嫌炒作亟待整治》,欢迎阅读!
志愿填报,咨询机构,亟待,天价,整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火爆异常背后天价收费涉

嫌炒作亟待整治

一、以专业、智能、快捷的名义吸引眼球。就咨询方法而言,高考志愿

填报咨询机构只能预测趋势,而不能精准定位,尽管整合录取数据、招生政策、就业前景等可资参考,但许多类似咨询机构却以专业、智能等名义夸大了“大数据”的作用。据新京报记者近日市场调查发现,很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打出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广告语,号称可根据考生考试情况35秒内量身定制全套填报计划;另外一些普通高中老师和大学招生老师,也被包装成“资深”、“顶级”专家,咨询一次标价数千到数万元;个别机构还推出了至尊VIP贵宾专享一对一无敌海景志愿填报计划,会员标价为580050000元,实际收费也达到了28009800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所有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其实在学校发的官方指南和数据汇编里都有,只不过在电脑数据库中方便搜索和查询,对往年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是有一定价值的,但目前高考志愿辅导行业不甚规范有虚假宣传的情况存在,考生和家长需要对高考录取的规则、志愿填报的常识有所了解。

二、以正规部门伪托认证的名义装裱身份赢得信赖。就咨询机构实力而

言,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尚未出现统一的行业认证,所谓志愿填报咨询师的资质更是无稽之谈。但目前很多商家伪托教育部、考试院认证,或者以“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等名称装裱身份,那些标价令人咂舌的“顶级专家”,不乏经过包装的兼职人员。据新京报记者618日调查发现,一家头像为教育logo、名为中国高考志愿填报的网店,商家主打商品名为“2018高考志愿一卡通”,声称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而据另一家名为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的客服人员表示,他们的数据来源于考试院,各类学校分数线的预测,都是由考试院提供,可以根据提供数据,预测考生今年的录取情况。但据新京报记者联系多个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均予以否认。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数据我们只提供给考生,从来不跟这些机构合作,也不会提供数据给他们。

三、时间仓促、学业规划指导缺失催生志愿填报辅导市场。长期以来,

社会广泛关注高考本身,然而对于志愿填报,投入的精力却实属不足。全国高考考试成绩公布一般在623日左右,而有些高校今年的专业投放也才刚刚向社会公布,6月下旬就要填报志愿,留给考生和家长仔细研究高校和专业目录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时间仅仅剩下不到一个星期,高考不易,可志愿填报环节却显得过于仓促。另据浙江省德清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周贤山表示,学业规划指导对于高考生而言十分必要,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每所大学的每个专业在学界的地位及专业前景和对应的职业方向、市场需求,这些都是专业性极强的知识,考生如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业职业规划衔接起来,需要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仅靠高考后短短数日的“突击”,是模糊而不够全面的。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考研究中心主任吕阳表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期间的焦虑,首先是因为信息的极不对称,那些咨询机构都声称他们的信息来自教育考试院和高校公开发布的数据,尽管是公开数据,但是要把海量数据收集起来并不容易,进行深入解读更是难上加难,于是催生了众多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出现。如何让志愿填报相关信息以更友好的方式出现在考生和家长面前,是一个值得改进的问题。

基层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应大力整顿志愿填报咨询乱象,加大相关机构从业资质和经营范围的认定审查;二是高考志愿填报不能完全靠市场解决,教育体系内部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三是补齐信息建设和学业指导方面短板,让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更加明朗。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5edada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