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背影》:朱自清《背影》赏析

2022-04-09 12: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背影》:朱自清《背影》赏析》,欢迎阅读!
朱自清,背影,赏析,语文,年级

八年级语文《背影》:朱自清《背影》赏析

八年级语文《背影》:朱自清《背影》赏析? 朱自清《背影》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能让我们感受深深的父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背影段落层次与中心思想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

1/2


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89db68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