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而求索——《觅渡》读后感

2022-04-21 10:3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下而求索——《觅渡》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求索,上下



上下而求索——《觅渡》读后感

《觅渡》是一本散文自选集,作者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梁衡。

这是第一次读梁衡的东西(据说他的《晋祠》和《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我没有印象),扉页的作家简介曾让我有些担心此人的官方背景会影响到文章内容,令我读不下去。过之后才发现不然,就这本《觅渡》,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出版的,拿到我手中的,已是2014年第15次印刷本——很说明我担心的多余。

序言有两篇,一篇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追求一个境界》季老认为散文的“散”只是表象,应是为文者“惨淡经营”所得的一种文体。作者梁衡与他所见略同,并能将个人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特别是写人物的散文方面,已经过了“形似”“神似”两层,直达“境界”这第三层。在当世散文家中无出其右——评价相当高了。另一篇序言是作者自己写的《我的散文观》。文中作者提到,仅仅是传达信息和知识不算什么,也并非散文这种文体的特长,主要是为文者通过文,传递他有个性的思想,传达美。“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

集子分为“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理性人生”几个部分。最欣赏《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跨越百年的美丽》《石河子秋色》《吴县四柏》《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试着病了一回》《桑氏老






人》《人与石头的厮磨》《奉献给死者的艺术《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这几篇。选多了?„„这些具体就不讲了,读者自己去看。

集子后面一部分附录,包含四篇文章:<觅渡>自注》《我写<>《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和《文章五诀》

先说《我写<觅渡>这篇,作者记录了自己之所以写该文的机缘因由,乃至对人的看法和文章的构思。比如人的价值分有形的“功业”和“无形”的价值(人格力量)。比如作者在文中设计了三个“如果”用以展现瞿秋白如何看待“生”“死”“名”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还有一个隐含的“如果”(人生的悲惨)——如果人格上不那么光明磊落,且能够尽其才用和遂其心志„„形成对比和巨大反差,更塑造其生动伟大人物形象。加上此人在我党和民族史上有代表性的背景,于是乎成就了这篇伟文。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写作题材的一点看法,他认为当代社会散文写作题材纷呈,却独缺少政治类散文。认为政治与人类社会丝丝相关又波澜壮阔,不可缺失。分析其中一方面有作家对政治的偏见与疏远,另一方面有能力不及(要求有政治阅历,思想深度,文学技巧)。我国有优秀政治散文的历史和土壤,先后有《过秦论》《岳阳楼记》《出师表》《绝笔书》《少年中国说》《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别了,司徒雷登》《松树的风格》等„„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新时期就要有为之代表的优秀作品,期待着这方面的新作品,好作品,

《文章五诀》是写作技巧交流文章。认为好文章除了要有好的内






容外,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等写作技巧要在文中有变化杂糅交替使用,所谓“文无定法,行云流水”。某种文体以某种技巧为主,比如说明文用“形”,叙述文用“事”,抒情文用“情”,论说文用“理”(再结合个人知识积累时不时加点“典”。但要想内容丰富好看吸引读者就需要“五诀并用”,名家名品大多如此,如《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为人民服务》。水平越高的作家,虚实交错,使“纪实文可免其浅,说理文可避其僵”,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好了。

美中不足的是,书中的文字多是2004年以前的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8a890bcaaedd3383c4d3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