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语散文随笔(共3页)

2023-02-05 14:3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物语散文随笔(共3页)》,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物语,建筑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建筑物语散文随笔

[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建筑物语散文随笔

建筑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一种形式,与人类社会的进程密不可分。建筑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一大物质内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它并非只是简单的一砖一木堆砌,而实实在在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从原始建筑的各种洞居、树居、穴居,到古代建筑的楼、阁、轩、榭,至现代建筑的高楼林立,无不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据记载,建筑被最早赋予实用功能之外意义的,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其时,百家争鸣,建筑的意义也成了先贤们争议的对象,其中持明显对立立场的是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法家认为建筑的意义应只在于适用,“不求其美”“不求其大”,足以“避燥湿寒暑而已”。墨家与法家相近,认为建筑只是为方便人生,而“不以为观乐”。而与此相对,儒家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作用,认识到建筑也是教化的有力手段,所以,体现君王权威的宫殿就应该具有宏大、威严的所谓“大壮”风格。虽然儒学建筑观带有很强的社会功利性,既不全面也不完善,第一次表明了人对建筑艺术的自觉。因此,在宫殿群里“殿基高

1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巨之风”和高台建筑日盛。这种“高巨之风”即使到了诗文大盛的唐朝,在唐诗中也可窥一斑;如苏轼的《花影》“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骆宾王的《帝京篇》“乃复道斜通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许浑《行次潼关题驿后轩》“飞阁极层台,终南此路回。 王勃《临高台》“紫阁丹楼纷照耀,壁房锦殿相玲珑。”高台建筑作为我国古典建筑的一大风格,已经在唐诗这种主流文化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了。至秦汉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木构架体系基本形成,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和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维护隔断的作用,使房屋的其它构造从使用价值中解放出来,起到了更多装饰的作用,让民族智慧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更多施展、发挥空间。“斗拱”和弓橼形成的“飞檐”上,任由蛟走凤飞,每一片“秦砖汉瓦”都可以着彩点墨,更兼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庭院式构造,把中国人文精神中的“含蓄内敛、古朴典雅”的气质呈现出来。有谁能说其中的一砖一木不关情呢?

中国的建筑美学,似乎一直被我们忽视,直到193211月,梁思成、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的《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提出“建筑意”的用语。他们说:“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诗意’‘画意’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916c10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