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赏析

2022-09-27 11:0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葬花吟》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花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葬花吟》赏析

作者:敖忠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1

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诗通过自诉的形式,表现了林黛玉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 挣扎、反抗、孤傲不屈的性格和贵族叛逆者看不到出路的悲观、伤感情绪。该诗是分析和了解林黛玉典型性格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赏析

作者简介:敖忠生(1947.6-),男,汉族,江西高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副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口才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一节写的看似平常小事,其实意味深长。该文重点在后面的林黛玉一边哭一边吟的那首《葬花吟》诗。该诗是研究《红楼梦》主要人物和主题及了解林黛玉典型性格的重要材料。

《葬花吟》全诗感情深沉,想象丰富,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和全部哀音的代表。它与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誺》一样,是作者着力塑造林黛玉、贾宝玉这一对贵族叛逆青年的典型材料。风格上仿效初唐的歌行体,叙事简洁,抒情淋漓尽致,议论集中精炼。全诗以花自喻,以葬花的过程和情感为线索贯穿始终,把感情一层一层逐层推高,最后达到顶峰,揭示全诗的主旨,深刻展示了林黛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绝世的艺术才华。

全诗有七个小节,每小节都有一个中心,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

第一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开头写林黛玉扛着花锄走出绣阁去葬桃花。情随景移。她首先看到的暮春景象是花谢了,花飞了。与其说是埋葬落花,不如说是埋葬她的青春和理想。从她踏着落花来回地走,可见她内心的矛盾和惆怅。

第二节: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朝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a909e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