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心名著

2022-10-06 06: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孝心名著》,欢迎阅读!
孝心,名著,关于

关于孝心名著:

中国古典书籍中关于孝心方面的主要是两本书,大致理解如下:

《孝经》:春秋战国时代,作者说法不一,有说孔子,有说曾子,有说其他。五四时期批判儒家思 想时被一起批判过。

《二十四孝》:元代刊物,为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二十四个尽孝道的典型人物,在旧社会可以说是 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对于以上两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需要取其精华(即它宣扬孝道的主旨是和 睦家庭),去其糟粕(即它有集权性质的不平等性)。

关于孝心的诗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 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 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 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 《三 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 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 (春秋).《孟子 离娄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 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 (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 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 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 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 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 《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 报亲恩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 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 (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 子。出自《大学》 ___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 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 有这


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 弟子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aaff8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