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品录六法

2022-12-25 03: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画品录六法》,欢迎阅读!
六法,古画

古画品录六法

中国画自隋代,即有“六法”之说。所谓“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六法出于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而后为唐张彦远所《历代名画记》、明董其昌所《画禅室随笔》所继承,成为中国画论的核心观念,影响深远。

清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里所说的六法,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以来,为历代艺术家们所重视,也成为艺术创作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指导思想。到了清代,张庚把六法归纳为两大纲领:一曰气韵生动,一曰骨法用笔。这是论画之要诀,画之总法也。在运用这两条纲领时,强调的是:第一,绘画的本质是画家内在精神和感情的表现;第二,表现手段是技巧、技能。然而画家内在精神和感情的外化,需要借助于技巧、技能来实现,二者密不可分。同时强调笔墨功夫与作画意境的结合,强调骨法用笔与应物象形的统一,气韵生动与经营位置的关系,强调传神与写照的统一,等等。这种美学原则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人品”和“画品”的统一,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与绘画技巧的完美结合。

《古画品录》的六法是指六个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六法出于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而后为唐张彦远所《历代名画记》、明董其昌所《画禅室随笔》所继承,成为中国画论



- 1 -


的核心观念,影响深远。

《书画谱》云:“古画云:善鉴者,于气韵生动见之,于骨法用笔见之,于应物象形见之,于随类赋彩见之,于经营位置见之,于传移模写见之。盖古人神品第一,气韵兼至,而形态在其间矣。若大令,无逸之作,纵复清减,终有丰致,故称妙品。六法者,盖一代之准绳,而品题者,实未有能窥其藩者。今张伯英同志,画则六法俱备,笔墨蹊径,超乎象外,故不特为吾佛寺重宝,即古今六法中亦罕其匹。并提出“借古以开今,师造化而为我,变他人之法为我法,即我法以归乎我,而造其极”。而自张伯英后,摹古之风甚炽,对此,恽南田极为愤慨,他认为“世人知以古人为师,而不知以古人为用。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bce340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