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哲之一子路的简介

2022-10-01 23: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门十哲之一子路的简介》,欢迎阅读!
子路,十哲,之一,简介,孔门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的简介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孔门十哲之一,,那么子路生平如何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子路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子路是其字, 名字为仲由,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是孔门十哲之一,春秋 时期鲁国卞人,也就是今天的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 子路早年生活 比较清贫,事亲至孝,是《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故事的主人公,比 孔子小9岁,是孔子的弟子中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人。

子路比较勇猛好武,在孔子问子路喜欢什么的时候,子路直接说, 欢长剑,一开始的时候子路并不想拜孔子为师, 并且对于柔弱的孔 子表现出了傲慢与不屑,但是一旦是看到孔子的智慧,马上改正了自 己的态度,拜谢孔子,表示自己“敬受教”。

子路曾经做过很大的官,在早年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卫国大夫 孔俚的宰,可以说也是荣极一时,具有相当不错的政治才能。子路曾 经在邵做首长,那个时候掌权者季要求百姓在五个月内开凿一条运 河,子路看到了百姓的辛苦,甚至将自己的薪水贴补上,并且从自己 家里拿出粮食给做工的百姓吃,孔子知道了让子贡跑去砸破了做饭的 锅。可见子路是爱民如子的。

子路为了追随孔子,当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是辞掉 了高官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可见子路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子路对于自 己的能力也是比较自信的,子路曾经说给自己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的千乘之国,自己


三年就可以治理得人民勇猛能战,并且知道礼仪。

但是终其一生,子路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 在子路做卫国 大夫孔悝的宰的时候,子路被政变的蒯聩杀死并且剁成了肉泥, 可谓 惨烈。

子路负米的故事子路是一个勇敢豪爽的人,但是子路也是一个尊 敬师长,孝顺父母的人,在子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上面的这些品 质,孔子对于子路也是有很多的夸奖之语被记载在史册中的,

孔子对

于子路的了解甚至是超过了子路对于自己的了解, 可以说孔子对于子 路还是比较喜爱的,其中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子路的孝。

汉代刘向的《说苑-建本》就记载了《子路负米》的故事,子路 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自己经常吃一些粗陋的食物,为了能够让自 己的双亲早一点吃到米饭,不远百里去外地背米,在路途上不愿意休 息,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双亲可以早一点吃到自己背回去的米,



来双亲去世了,子路离开家远游到楚国,子路也做了很大的官,生活 条件非常的好,但是还是想回到吃粗陋的饭菜,去远方为自己的父母 背米的日子,但是不可以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 也可以看到子路的勇敢 与担当,后来为官为宰,但是父母已经不在,所以也提醒我们今天的 人行孝一定要早,不要想着以后我要如何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 也许 当你发达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至V那时再后悔就已经太晚了。 在古代有种说法,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一准则已 经非常的不合时宜了,我们大多数人都远离父母在外面打拼,没有时 间陪伴自己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不已。


使子路取水试之的故事孔子是一个儒学大家,不仅仅在教育学生 的时候会因材施教,并且非常注重知识的实践,对于一件未知的事情 不仅仅听别人如何说,还要自己亲眼所见,亲身做一下实验,这样得 来的知识就比较的真实,即使是一件小事,自己如果有疑惑,也一定 要坚持实验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存 疑。

《说苑》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孔子去周庙参观,看到有欹器, 问,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放在座右,作为劝谏的器皿。孔子说, 我听说过这样的器皿,如果里面空了就会倾斜,如果里面的水适当就 会比较中正,如果满了就会倾倒。是这样吧 回答说,是的。于是孔 子让子路取来水试一下,见到果然是这样的,孔子长叹一声说,是啊, 世界上哪里有满了不不覆的道理呢于是子路问,有能够使得满了而 不覆的方法吗孔子说:“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 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 极。能习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满而不覆的情况只有那些德行非常 好的人才可以做到。

通过这种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一切学问是非常的谨慎的, 对于自己存在疑问的事情一定要亲身的验证一下, 可以说其治学相当 的严谨,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使事物永远保持不覆,那么就 需要积极的修行自己的德行,做到自己主动的走向相反的方向才可

以,做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 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c15221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