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常识

2022-07-11 21: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季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常识》,欢迎阅读!
食品卫生,春季,常识,安全,教育

春季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常识



季节交替时是各类病菌滋生,流行性感冒、水痘、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确保学生身体健康,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扩散,学们要学习食品卫生安全学问,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食品安全学问主要有: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留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熟悉食物中毒特征:埋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准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殊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

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1


但许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留意:

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洗洁净你的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鱼、虾、贝类等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2、留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 3、搞好环境卫生,垃圾要按时定点清倒。

4、暴露空气中的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的媒介。 5、不任凭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许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晰,只有不任凭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7、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不随便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8、不喝生水。水是否洁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亮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9、如出现身体症状,尤其是猛烈的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三、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喧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爱三三两两到

2


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喧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殊是当前这一特别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敬重。

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爱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似乎干洁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很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很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度。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d39d70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