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优秀3篇

2022-12-24 23:0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诸葛亮,借东风,优秀,故事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优秀3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篇一

东汉末年,时局动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直至天下三分,蜀,吴,魏局面形成,这一段历史里流传了非常多的英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蜀国的丞相,流传至今的杰出人物。关于他的成语也不下少数。

草庐三顾:诸葛亮年少时隐居田园,耕田为生。刘备听闻诸葛亮之才,亲自去往草庐拜访。后用这个故事表示帝王对臣子的知遇之恩,也表示诚心诚意邀请对方。摇鹅毛扇:诸葛亮行军作战时候常拿着鹅毛扇指挥作战,后来的舞台剧电视形象里也出现了诸葛亮手拿鹅毛扇的场景。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出谋画策的情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则来自于诸葛亮死后,留下遗嘱,嘱咐军中隐瞒死讯,而安然退军,此时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已死,因惧怕诸葛亮而没有追赶。阿斗太子,成语指的是刘备的儿子,诸葛亮辅佐的皇帝刘禅,小名阿斗。阿斗庸碌无能,虽有丞相尽心辅佐,却成不了任何事。阿斗太子,比喻的是懦弱无能的人。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流传很多。有夸赞诸葛亮才能的,比如料事如神,也有来自于诸葛亮行军作战的典故,比如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 诸葛亮如何借东风 篇二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率兵南下,准备攻打孙权。东吴领地有长江之险作为天然屏障,曹操攻打东吴必须过江。曹军多是北方骑马兵士,不擅水战,曹操命人把军船固定连锁在一起以防船面摇晃,曹部下有人担心万一孙权用火攻怎么办,曹操却说,江南冬天只刮西北风,如果火攻,根据地理方位只会烧到孙权他们自己营地,反而更有利于曹军。

孙刘这边,东吴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才能,故意刁难,要求诸葛亮三日内筹备十万只箭。诸葛亮却使一妙计,利用稻草人夜里行船至曹营附近,曹军放箭皆落稻草人身上,如此借得十万只箭。而后周瑜和诸葛亮看到曹操军船相连皆想到火攻曹军,可是周瑜却苦于风向的难题。此时诸葛亮告之周瑜,筑七星坛,作法可借来东风。果然,三日之内,江面刮起东南大风,大火借势烧毁曹军船。曹操大败,逃回北方。





1 2


借东风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后来还有了一个相关的歇后语,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关于借东风的真实性争议颇多,有的认为诸葛亮故弄玄虚的,有的认为诸葛亮善观天象,料事如神,至于为何神坛作法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孙权心中的形象,提升刘备在孙权心里的地位,为以后联合东吴作准备。但为何曹军不熟悉天文气象,不懂江南气候,还有如何借到东风在很多学者心里仍然是一个迷。 对诸葛亮的评价 篇三

诸葛亮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全才,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科学发展均有突出贡献,不仅如此,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出色的一个人,不出师却也能了然天下事。如此大才之人,得之便可得天下。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师后,更是将其本身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有人说他选错了主,终其一生殚精竭虑也只是偏于一隅,这样的一世才子定然有更大的抱负,却也没有完成。也有人说他选对了主,也只有刘备可以给他这样的发展空间。才子么,在性格上肯定有一些怪癖,也只有刘备这样的主才能配合得了诸葛亮的缺。有一定文治武功的孙权和曹操根本就不可能容得下诸葛亮。

鲁迅先生说孔明之智近乎妖,确也不是夸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明一生太亮,所照之处寸草不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他死后,蜀国人才凋零。你一个丞相什么事情都做了,还做的那么完美,下面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发展呀。本来有点才华的,另谋高就了。没有才华练一练也能用的,都没有练手的机会。当然蜀国后来人才凋零,这中间肯定是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 五十四岁死于五丈原,想来也是活活累死的。死了都不敢发丧,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等人的威慑力,所谓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现如今,南阳诸葛庐以及安徽的诸葛八卦村每日人来人往,均是后人对其传奇一生的敬仰。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d7ca68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