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简介

2023-01-03 11:1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简介》,欢迎阅读!
杜甫,简介

人物简介

杜甫(dù fǔ)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一生作诗三千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原籍湖北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杜甫(dù fǔ)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 ;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公元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参谋,从六品工部检校员外郎。在节度幕僚府间住了几个月,杜甫请求回到浣花溪


草堂居住。得到严武多方帮助。不料严武突然于次年四月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于是,诗人携全家乘舟东下。结束了客居成都的生活。杜甫东下后,在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居住。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堪称诗史、造就诗圣的伟大诗作,占到现存杜诗的七成之多。民间疾苦,诗中圣哲;世上疮痍,笔底波澜。国家不幸诗家幸,诚然。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杜甫诗风沉郁顿挫。韵味长久,成为一代诗宗,成为中华诗词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另】 明朝著名宦官 杜甫(14681527,神宫监右少监。保定府涞水县人。身材魁伟,成化十八年(1482)被选入宫,在御用监服役。不久,改调侍从太子朱佑樘(后来的孝宗),不到一年便升为长随。弘治十六年(1503,升奉御。十八年(1505,升御马监左监丞,负责佥押。不到一年,再升为太监,准许在宫中骑马,赐给蟒衣、玉带。

武宗即位,命他往陕西王府等府送敕符。正德二年(1507,调到尚衣监为掌印太监,并掌显武营军务。正德七年(1512,每年加禄米至二十四石。命到福建地方挂袍织造。正德九年(1514,命总督亲师、通州等处仓场。正德十年1515,转为御马监太监,钦差总镇湖广等地方,由于地方对他反映良好,赐给坐龙袍。武宗因为他老成练达,而命他转任福建镇守太监。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按惯例,降职为右少监,调到康陵(武宗陵墓)司香。 嘉靖六年(1527)去世,兵部尚书王时中为撰墓志铭[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35ae44f78a6529657d53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