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本主义与英语教育

2023-01-04 09:2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人本主义与英语教育》,欢迎阅读!
人本主义,英语教育,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人本主义与英语教育

作者:郭丽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

内容摘要:本文从人本主义这一视角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人本主教育思想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并利用这一教育理念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大学英语教育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升学、评职称、过级、考研和考博的工具。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功能被淡化,其丰富的人文价值严重缺失。英语属于人文学科,外语学习意味着人和文的紧密联系。人文主义精神把人自己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的目的,赋予人崇高的理想,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又进而转化成为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内驱力和思想武器,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正确的路径和造福人类的方向,从而改变了那种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方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当前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英语教学,往往更强调听说读写等可量化、可标准化的能力,强调教师系统讲解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存在,使得教学对促进人的完善及全面发展的功能无从体现。英语课程似乎在人们脑中陷入了一种工具形态,纯粹的工具化窒息了其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它更倾向于使人服从一种工具的逻辑。这种急功近利、忽视人本主义思想的现象,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问题一: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基本出发点都是将课文作为要处理的信息,目的旨在高效率的从文章当中获取最大化信息,从而误导学生片面追求大纲的量化标准,忽略学生作为个体的的情感、兴趣等不可量化的非理性因素。问题二:教学过程忽视学生需求。当前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知识与结构的传授与操练,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常常会忽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教出大量或口头或书面使用中国式英语Chinglish)的学生。学生在课程中没有发挥其作为独立个人的积极作用。问题三:教学模式不鼓励疑问。当前教育不鼓励学生疑问,也就切断了学生发挥主动性、表达自身情感与需求的一条重要渠道。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中不敢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习惯了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难以引起思维的冲击,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的惰性,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本主义(humanism教育思想崛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批评传教育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学生个体因素。它强调只有通过整理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即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才能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潜能。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乃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它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本,即以人性为本。在教育领域中,即以学生为中心,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价值及个性发展;同时注重情感教学,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师生关系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积极倡导师生间的互动活动与人际交往,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在教育目的上,努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灵活、适应性强的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英语教学活动首先要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现、内省和自尊,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亲密关系,有助于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好的品质,而英语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工具。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价值观,不仅能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也会自然的通过应用英语而学好英语。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不仅有完整的智力而且还有完整的情感,我们不该只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还要注意他们在感情精神上的要求。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有意识的,教育发生是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所以学习的本质是自觉的,而不是单纯的刺激的产物。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正是充分的反映了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不断主动积极尝试,有意识的应用自己的分析、抽象和综合能力。在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学习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大大增加,使学生处于高度机警状态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各种潜力和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它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于英语教学的改革,对于教学中进行的创新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有社交的需要,包括对友谊、集体生活、社交活动的需要。交往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就是一种交往的实践活动。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有很多负面的影响。它是教师将信息单方面传给学生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权威性强、速度快,但反馈信息少,属于灌输式教学,导致了师生关系疏远和冷淡。然而分小组学习,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集体的一员,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往。这样的话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大大提高,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共同讨论问题,彼此激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促进其智力发展,培养独立思考、培养其合作意识,能为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重视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要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情感,要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感到学习的意义。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罗杰斯认为,一旦人的情感受到压抑,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由此产生僵化、刻板、墨守成规。而一旦人的情感被理解和接受时,就会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气氛。因此有情感参与的认知活动,能够达到一个单凭认知能力所不能达到的高水平。高明的教师总是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那么,如何建立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1.平等与尊重。相互尊重是交往的基础,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不把学生看作可占有、可改变的对象,而是一种平等的参与合作关系。2.任学生。教师要确信学生是有能力从事教学认识活动的独立的个体,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热情的关心、真诚的信任的情感态度时,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善意、友好、关爱,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的时候,才能进行情感上的互动。3.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对于学生的观点要设身处地的以同情的态度来理解,避免不切实际的评价。4.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相交流,由单向的灌输关系变为多向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之感受到互动带来的自尊与自信,获得自己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带来的喜悦。老师也可从学生的快乐情绪中体验到教学的愉快与欢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也调节和陶冶教师自身的感情,促使自己把各种美好的品格在教学中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也能消除师生间的紧张关系,使学生在一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教育革命的时代,英语教育改革更是居于前沿。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直接,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愈发提高。相信教育界各位同仁的不断努力下,能够逐渐实现英语工具理性与人文塑造功能的完美有机结合。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31s1ktziwx-17] 参考文献:

1.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2.刘晓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内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8 3.Stern.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郭丽莉,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743f7ced630b1c59eeb5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