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

2022-04-02 06: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欢迎阅读!
端午节,为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

端午节来历及传说

一说端午起源于春秋时,为纪念晋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晋文公)曾落难逃亡,介子推跟随。没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复国后,赏赐随从,介子推独无所得,与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重耳请他出山,他终不肯出。于是重耳烧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于是重耳为纪念他,规定晋国以五月五日为寒食(不用火)之节。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故吴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

1 / 2






说法一: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说法二: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说法三: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意思和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字又与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其实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 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午节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a730ae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