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企业有效压降“两金”

2023-01-22 04:4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程企业有效压降“两金”》,欢迎阅读!
压降,有效,工程,企业,金”

工程企业如何有效压降“两金”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施工企业“两金”呈现上升的趋势。“两金”比例的升高,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助长了带息负债攀升,严重影响了企业运行质量与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发展。近年来, 由于宏观经济连续下行,建设单位结算付款明显滞后,加之企业经营规模扩 、经营管理粗放 ,企业应收款占用的资金与存货占用的资金 (简称“两金”) 问题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对顺利实现企业经营预算、中长期规划造成了重大隐患。 决“两金”压降问题就是施工企业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一、施工企业“两金”的内涵及现状

根据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纳入专项清理范围的“两金”占用主要包括存货与各类应收款项,其中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与其她应收款。 根据国资委的有关规定,施工企业的“两金”包括债权与存货。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其她应收款、应收票据及预付账款等,存货主要包括库存材料及已完工未计价工程等。 二、施工企业“两金”的成因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建筑施工市场类型复杂 ,涉及的产业链较长 ,工程项目的经营具有点多、面广、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计价支付流程复杂。 而“两金”的形成往往与公司所处的环境有较大的关系。 三、“两金”压降的具体措施 ()压降存货规模方面

1、针对已完未验存货。一就是要自上而下强化组织管理,确定目标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奖罚分明;二就是对因计量滞后形成的,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补充完善各项基础资料,完备计量手续,加快推进业主批复签认与结算;三就是对因业主资金紧张、变更索赔等原因延迟结算的,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与监理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细化、量化每项变更索赔事项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间,确保变更索赔价值的批复确认,尽早取得收入。

2针对工业类存货。 一就是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生产计划管理,使其更具合理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进行指标分解,落实主责部门,加大对存货周转的考核力度,用经济手段促进降低占用的积极性;二就是通过开展存量资产清查工作,及时发现闲置低效无效资,并进行盘点处置。对没有使用价值的存货,提出处置方案,确定代用、改制、报废等处理


方式,降低资金占用。

3、针对物资类存货。重点围绕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推进集中采购供应、优化采购方式、提高周转材料利用效率、清理闲置库存、处置废旧物资等开展工作。一就是强化物资采购供应计划管理,开发、应用物资供应 ERP系统,做好采购供应衔接,防范物资积压;二就是推进主要物资集中采购、统一储备,降低物资采购供应库存需求;三就是开展代理销售或供应商寄售,实现施工生产常用物资“经济零库存 ”供应;四就是实施周转材料集中管理、内部租赁,建立公司周转材料调配工作平台,提高周转材料使用效率,降低资产配置需求;五就是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物资与周转材料,降低库存水平。 ()压降各类债权方面。

千方百计开展催收清欠,降低应收款项。要针对不同的应收款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合同经营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公司财务部主责清欠,并牵头组织“两金”压降工作。 就是加大“两金”压降宣贯力度。 组建工作机构,加强与清收责任部门、项目部及经营单位的组织协调,确保清收清欠工作同步推进 同等力度;二就是明确压降目标。 全面筛查合同履约状况,重新识别与评估应收款项风险,特别就是应收余额较大、账龄较长款项及逾期款项等。要逐一排查客户资信状况,重新确定授信额度及信用账期,清存量、限增量,防范外部风险波及企业,为内部各管理层级的经济运行确定路线图与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三就是创新清欠工作思路。在采取各种合法合规手段开展清欠工作基础上,规范实施应收账款保理等业 ,寻求增大财务费用与资金时间价值之间的平衡,规范会计核算与报表列示,杜绝“两金”占用虚增。

2、对其她应收类款项。解决各业务人员的大额借支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备用金的发生额;务人员及时动态清理其她应收款项,项目经理全力支持采取前款不清后款不借的方式,加强公司资金借支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其她应收款。

短期内,建筑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不会得到根本改善,施工企业面临的“两金”增长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施工企业应当重视 “两金 ”的压降工作 ,切实防范与规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从源头抓起 ,建立并完善清收清欠及“去存货”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企业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c31d5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