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的论文

2023-02-28 20:4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加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的论文》,欢迎阅读!
外贸,信用,风险,加强,我国

浅论加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的论文

浅论加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的论文

要: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它应该和企业资金管理同等重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由国际贸易引发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拖欠和形成坏账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壮大。本文从分析加强我国外贸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指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解决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为问题,保证外贸企业合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外贸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一、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外贸企业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额度的确定到款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信用风险的目的就是控制信用风险,扩大销售,发展优良客户,减少坏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二、加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外贸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商品的竞争手段业呈现出多样化,从质量、价格、交货期直至支付方式和条件等等。其中,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和富有弹性的支付条件已经成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的一个主流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非信用证支付方式正快速地发展起来。当前许多外经贸企业为了扩大商品出口额,占领国外市场,不免要采用优惠的信用条件来吸引客户,所以信用风险在外贸企业中是无法避免的,信用销售在促进扩大销售的同时,也为外贸企业带来客户拖欠货款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与化解出口信用风险,摆脱传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局限,成为外贸出口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多数外贸企业普遍信用风险意识淡薄,尚未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如为追求营业额,对信用政策缺乏纵深研究和横向比较,随意展延信用期限,加大现金折扣力度,对客户资信状况缺乏了解和评估,销售后也未及时跟踪;未建立应收账款收款监督机制等。我国外贸企业目前在信用管理上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企业对交易对象缺少足够的信息和资信调查;对交易额度缺少规范化、科学化的审批管理;对形成的应收账款缺少有效的监控。

2、信用风险控制与业务拓展发生矛盾

外贸企业普遍缺乏信用风险意识,强调业务规模的扩大,忽视信用风险控制。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控制与业务扩展发生矛盾,往往是信用风险控制给业务扩展让步,以资金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牺牲信用风险控制为代价,追求“重规模、轻效益”,“重利润、轻质量”,由此必将产生大量的应收款项,在牺牲信用风险控制下,形成大量的呆、坏账及库存积压。

3、缺乏科学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对海外进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是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首要步骤。我国外贸企业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重视不够。外贸公司的客户按照交易频率分为二类:新客户和老客户。对于新开拓的国、内外客户,不少外贸公司为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求得生存,在没有系统的评估其资信情况下就与其做贸易或者做成几笔小生意后就“麻痹大意”,对新客户的资信力就缺乏戒备心,大量出货,最终形成大量坏账、呆账,使企业陷于被动的局面。对于老客户,一直用老眼光看待,没有及时更新他们的资信情况,盲目的相信这些公司的资信没有任何问题。

四、解决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对策

1、变以规模为导向为以信用风险控制为导向

外贸企业的管理首先要树立信用风险意识,把信用风险的规避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点来抓,并警示、教育员工,使各部门互相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e0a958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