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见孔子》翻译及阅读答案

2022-10-01 23: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子路见孔子》翻译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路见,孔子,答案,翻译,阅读

子路见孔子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 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 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 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 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 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释:放;策: 马鞭子。 檠:( qíng )矫正弓弩的器具。 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谏: 直言规劝, 批评;圣:通达,明智。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揉同糅,用熨木,通过人 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犀革:犀牛的皮制品。栝(

guā):箭的末端;羽:作

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镞: ):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 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 孔子说: 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 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性情狂放的马 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 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 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 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 学习的过程呢? 孔子说: 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 箭头磨得锐利, 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 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阅读训练】 1.解释

1)见:拜见 2)好乐:喜好 3)益:好处 4)受:承受 5)镞:箭头 6)再:第二次 2.翻译

1)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 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2)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由此说来,有什么可学习的呢?

3.说说孔子是怎样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

孔子以射箭需在箭末装饰羽毛、箭头磨得尖利才可以射得远、射得深这样的事例作比喻,说 明深入学习才能有用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2f97b4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