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

2023-02-09 00:4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欢迎阅读!
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实务,影响,企业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校财务管理系周诗芸

[摘要] 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就新会计准则实施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编制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企财务管理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差异 比较 财务管理 前言

2006215,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在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将促成会计信息的重大变革,基于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财务管理在实务层面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契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调决策有用性,实务中财务管理较少利用会计信息的局面将会改观,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关系更紧密,会计信息对内部管理的决策更有价值。因此,研究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对实务界乃当务之急。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其对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 1.新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方面较以一前做出很多改进,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增加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有利于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1)公允价值将成为利润调节工具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以非货币(即实物)交易为例,在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进入企业利润表。

(2)运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传统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其仅仅对己发生的交易或价值进行计量,许多信息得不到反映。引入公允价值后,即将发生的价值也将计入会计信息内,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的真实性使得其不能够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这样,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还要长期的共存下去。形成双计量的局面。 (3)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会计概念的影响 现行会计对“资产”、“负债”等会计基本概念的定义是针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进行定义的。而公允价值将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也列入了企业资产中,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概念产生了冲击,因此传统意义的“资产”概念必须改变。 (4)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两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将即将发生的价值也计入到会计信息中,这样对于会计信息将产生很大的变化。 新准则对存货的管理办法的影响 原准则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采用这种方法,本期销售发出成本是按后购入存货的价格作为计算依据,这样的数据接近于市价,比较符合配比原则,由此得到的利润也接近实际,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现行获利水平,便于恰当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由于后进存货的成本先结转,期末存货的计价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会使存货成本出现低估现,而且也为人为地调节利润提供了机会。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传统会计模式下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先进先出法相比,后进先出法成本流与实务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致,而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价值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在物价上升及企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相对来说,先进先出法会调低当期销货成本,调高利润和资产,从而调低存货周转率,调高流动比率和净资产报酬


率。若物价持续下跌,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影响

以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的冲回一直是某些上市公司热衷的秘密游戏。常见操作手法有两种:其一,在当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得今年大幅亏损),下年冲回,从而做出下年扭亏为盈的财务报表,以避免退市;其二,选择某一年超大额计提,其后几年缓慢冲回,制造业绩小幅稳定攀升的财务报表,操纵利润;其三,在赢利较大的年度,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隐藏利润,增加当年费用,减少当年利润,待来年度盈利下降时,再运用转回手段增加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在计提跌价准备后将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即体现收益。这样,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 新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影

在同等经营状况下,财务会计报告上列示的经营成果必将和实施前的产生明显差异。过去的《借款费用》准则将资本化的范围限定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而新准则把符合资本化的条件扩大到“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产等”。企业如果存在较多的除专门借款购建固定资产以外的此类资产产生的借款利息,过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现在按新准则的要求要予以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就会大幅度调高借款当年的利润和资产、权益,调低资产负债率,调高净资产报酬率。因此,例如房地产企业在实行新准则后,它的各项财务指标都会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 新准则对所得税的影响

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我国以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的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表债务法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上。前者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全部在当期利润中予以确认,而后者则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到以后各期。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应付税款法处理就要全部计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而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这就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增加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减少;反之,若企业存在较多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导致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减少而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增加。 二、新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对策建议

新准则之所以做出以上变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成果信,尽量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报告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新准则的采用会改变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报出标准,进而有可能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作为报告使用者,应分析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正确理解报告中所含的信息。

1.要关注上市公司采用新准则体系后带来的利润波动

要进行纵向比较,深入分析变动原因,判断报表项目的异常变动是否是由于采用新准则造成的。如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利润大幅增加是否是由于债务豁免产生的大额营业外收入造成的,科技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很可能是将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导致的,借款金额较大的公司利润提升很可能是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引起的。然后还要注意横向的比较,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因地制宜地深入分析财务比率变动的原因,充分考虑可能影响财务比率的环境因素,才能为决策提供更具体相关和有用的信息。 新准则存在对报表编制者有利而对报表使用者不利的影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恢复使用公允价值,虽然需要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判断的客观性较弱,为报表编制者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制造虚假利润的机会。其次,债务重组恢复了“重组收益”进入利润表的资格,又给利润表带来“虚假繁荣”的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5eb7f1f6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