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2023-11-02 12:5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形势,课程,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51005-6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32/1

课程类别:普通教育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用教材:

教育部每学期发布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 校内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热点专题研究》 中宣部时事报告社组编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一、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一门必修课。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综合多样性、时效变动性、特殊性强,难度性大,理论性前沿等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课程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为主要目的。这里世情、国情、党情主要侧重在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2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油气方向7.3 3)理解本专业的社会责任、职业性质。(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固体方向7.3;油气方向7.4

课程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是教学内容是根据每年“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形势与政策》教材,以及每学期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而定。

三、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一)国内形势方面: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明了中国最新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讲清“是什么”、又要讲清“为什么”。

2.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


任务。

3.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今年以来,在党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

4.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大局。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

(二)国际形势方面:了解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粮食安全和网路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突出。让学生充分了解党和国家采取的对策,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1.全面分析世界经济走势与特点,客观看待各种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今年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诉求。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的新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美国对其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微调,中美关系企稳回升;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外交针对中国态势明显;欧美协调增强。

3.重点把握我国外交新动向,准确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布局。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显露出勃勃生机,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中国奉行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外交,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系。

(三)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1.了解中日钓鱼岛纷争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及中日关系的最新状况。2.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概况,理解和支持我国所采取的相关立场和政策。

四、课程学时分配、教学方式

1.每年的秋季学期,大一新生开课16学时,每周2学时(8周);每年的春季学期,大二学生开课16学时,每周2学时(8周),共1学分。

2.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小组讨论,探究式教学,专题精讲等方式

五、课程实践环节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环节由学校团委组织实行,占1个学分,40%的分数比重。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考查课的考核方式。每学期考核,开卷,试卷答题或小论文的方式。

成绩构成:教学课堂成绩60分,其中平时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暂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608e9c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