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2022-12-28 07: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财务分析,决策,有效,参考,经营

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

作者:施莉莉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13



施莉莉

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促进了国内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财务分析也迎来了划时代的改革。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现状,介绍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与主要的分析手段,并论述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积极作用;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稳定创新发展,罗列中小企业财务分析的现存问题,并依据相关文献与既往经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财务分析的不足之处,帮助我国企业尽快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关键词 财务分析 中小企业 经营决策 参考

一、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及主要方法

(一)财务分析具体内容

财务分析是经济应用学中的专业术语,具体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点:

一是资金运作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预测并监督企业现金流及资金出入;二是财务政策分析,依据企业产出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风险;三是经营管理分析,参与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企业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四是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企业的投资及融资项目,帮助企业计算、分析成本,配合管理层制定投融资决策,有效预防风险;五是财务分析报告,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和实际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1]。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截至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对财务分析愈发重视,主要原因就是财务分析能够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因此财务分析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财务分析手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企业经常应用的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等。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一)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参照

新时期背景下的财务分析主要包括时点数、时期数、指标分析帧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等多个板块,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财务分析的使用途径,才能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基于此,多数管理者将财务分析应用到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中,以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财务分析在编制出分析报告后,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二)为企业经营决策进行合理预测


财务分析中的资金运作分析以及财务政策分析均需对企业的经济收支进行预测。具体而言,资金运作分析主要负责对企业现金流及资金出入的预测和监督,而财务政策分析主要负责对企业财务收益及财务风险的预测及分析,以上两个环节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除此之外,其还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的预测,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2]。

三、中小企业财务分析的现存问题

(一)企业领导忽视财务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收益,导企业管理层无法保证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在中小企业实际决策过程中,企业领导大多只关注最终的生产经营收益,相对忽视了财务分析,因此企业最终的经营效益远低于预期。由此可见,当前中小企业存在忽视财务分析的问题。

(二)企业严重缺少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才是保证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结合对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状况的分析,其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简而言之,企业的经营决策缺乏技术人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教育体制存在缺陷、企业缺乏吸引力、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等。现阶段,缺少技术人才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方面的主要问题,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质量[3]。

(三)企业管理缺乏稳定的基础

传统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较为松散,导致部分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以及业务水平大幅度下降,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也降低。结合财务分析现状,企业管理者不仅缺乏对财务分析的重视,而且日益下降的专业水平使其制定的经营决策难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阶段性生产经营效益,不利于企业在行业市场中地位的提升。

(四)企业政策方针的随意性强

国内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略显随意,降低了企业发展政策与经营方针的实施质量。随意性较强的发展政策无法保证企业自身创新发展的最终质量,而随意性较强的经营方针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效益。尤其是近些年来,企业政策方针的随意性增强,阻碍了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四、中小企业财务分析现存问题的对应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机制

针对企业领导忽视财务分析等问题,中小型企业应当重视财务分析的运用及落实,将财务分析贯穿在生产经营及经营决策的过程中,提升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如此一来,财务分析报告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财务机制,或者完善现存财务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功能齐全、作用积极的财务机制[4]。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针对企业严重缺少技术人员以及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对财务分析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基于此,中小企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开展专业


性较强的培训活动,并促使其将所学内容具体应用到实际的财务分析报告产出过程中,帮助企业有效制定可靠的经营决策,并推动企业尽快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提高财务报表质量

针对企业管理者缺乏基础知识等问题,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对管理者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除了对财务分析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之外,管理者的基础知识巩固也异常重要。基于此,中小企业应当努力提升管理者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熟练度,进一步巩固相关基础知识,牢记财务分析 过程与积极作用,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最终质量。

(四)创新财务分析模式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及发展方针随意性较强等问题,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经营决策及发展方针的合理性、真实性及可行性。在健全财务机制、提升人员素质以及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等基础上,创新财务分析模式,才是中小企业在全新经济市场中实现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创新财务分析模式是整体性较强的持续性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5]。

五、结语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对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财务分析首先能够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其次能为经营决策进行合理的预测,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针对领导不重视、缺少技术人员、基础不扎实以及政策方针随意等问题,企业应当提升全员素质,提高财务报表质量,进一步完善现存财务机制,同时创新财务分析手段及模式,以提升自身的财务分析效率与质量。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为杭州建德自来水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熊德平,陆智强,李红玉.农村金融供给、主发起行跨区经营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基于中国865家村镇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704):30-45.

2 程学华.“营改增”政策影响上市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上市物流企业的经验数据[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02):16-20.

3 陈章纯,柯水发.异质性农户林地经营形式、方向及决策行为比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04):19-23.

4 孙国强,潘晶晶,吉迎东.集团网络决策权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两阶段DEA模型[J.科学20173102):24-28+43.

5 郑旭开.论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支撑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3):83-8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68d234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